12月19日,成都市草堂小学二年级三班的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浣花公园诗圣广场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唱童谣、分发精美手抄 、宣传手册、小问卷考一考等形式,与所在社区市民进行联动。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达到了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目的。(12月20日四川在线)
我国年使用塑料快的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一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1吨废塑料可回炼60公斤的。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镕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一40%可回收利用。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这有利于孩子从小对待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动手能力,这种从小就养成的自律意识,深深的嵌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讲究个人卫生,生活自理自立,爱护公共财产,保护自然环境。孩子从小就知道随便乱扔垃圾是错误行为。如果孩子能把垃圾分类做好,这样的孩子肯定错不了。所以垃圾分类一定让孩子参与进来。
垃圾分类从娃娃做起,可以提高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认知。以往孩子学习这些知识的途径,多数来自书籍、电视、老师、父母,仅限于视听,缺乏身临其境的参与和切身感受,垃圾分类从孩子做起,让孩子了解各种垃圾的材质、属性、用途、价值,相当于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自然科学手工课。家长在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挑战一下自己,分担家庭责任,使他们更有成就感。更有利于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如果垃圾分类都做得好,那么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不会被难倒。
垃圾分类对孩子来说是个新鲜事物,让孩子带着兴趣,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为什么分类,如何分类,帮助孩子养成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共性和差异,培养散发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孩子自我的安全认识和环保意识。有害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就是给孩子上的一堂安全课,让孩子真实认识到有害垃圾的危险,避免受到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垃圾分类,可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孩子了解垃圾的价值,可以让孩子把一些有利用价值的废品卖掉,换零花钱,从中增添乐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