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高涨 实施效果明显

近日,“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论坛暨基层赋能培训启动仪式”举行,在此次活动中,大家共同回顾了北京开展垃圾分类两年多以来的经验做法和实施效果,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同时,积极谋划垃圾分类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会议中倡导多元共治的工作机制,开展基层赋能培训,培育居民建立自主分类的习惯。

回顾垃圾分类这两年多走过的路,我们深深感受到垃圾分类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在餐后收拾厨房的时候,我们不经意间想到的是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和存放;在日常打扫卫生中,看到废品垃圾也会先想想属于什么垃圾,然后进行自主的分类投放。在我们成人的带领下,孩子从小就在接受着垃圾分类的教育,并深刻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期待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播下垃圾分类的种子,日后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此外,我们也看到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共同为垃圾分类做着努力,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少年儿童、退休老年人等各类人群纷纷加入到垃圾分类宣传和桶前值守的队伍中,我们看到他们身穿或红色、或绿色的马甲,耐心地进行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和劝导引导,协助做好破袋、分类工作,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在他们的引领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实现了标准的垃圾分类,提前按照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进行分袋分装,然后主动按照不同类型破袋装入不同垃圾桶内。我们看到,随着大家垃圾分类的主动意识和操作熟练度增强,桶前值守的工作人员工作量也在逐步减轻,这意味着垃圾分类的成效逐步显现,垃圾分类意识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据统计,2020年5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近一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5%以上,推动了垃圾分类处理后的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利用资源。

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人们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倡导,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人们在垃圾分类中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破袋器、开盖拉手、智能提示装置……越来越多的好点子、好设备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的应用中,助力垃圾分类的高效推进。这些好方法更加便于群众使用,提升垃圾分类效率,也展现了人们实施垃圾分类的热情。在过往成绩的激励下,我们要再接再厉,深化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全社会共同凝聚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