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将处罚款。护耳有理

6月起一批重要新规施行,其中就包括了加强噪声污染治理。

在各类噪声污染中,社会生活噪声扰民最为严重。据生态环境部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 约201.8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占比超50%。

广场舞音乐、高音喇叭促销等社会生活产生的噪声扰民问题日渐突出。

在公园广场产生高分贝噪音违法

在公园内跳舞、健身、唱歌等,是很多市民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方式。但是,过高的分贝数,也会让周边居民和正在游园的市民心生烦躁。噪声污染防治法在6月5日起施行。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排放社会生活噪声的,将面临高额罚款。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将处罚款!

什么是噪声: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你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等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

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安静,尤为让人烦恼。

爱耳护耳远离噪声:

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处于嘈杂的环境对耳朵是一种持续性的伤害,应尽量避免在这种场景下工作。

噪音环境下用防护耳塞。如果因特殊工种无法避免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那么也应该使用防护耳塞、降噪耳机,保护耳朵。

电视机、耳机的音量不宜过大。看电视听音乐时,也要注意音量不能太大,尤其是年轻人使用电子设备时音量容易调很高,这也是不对的。

爱耳护耳从日常做起,耳朵上无小事,保护好我们的耳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