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封面
经过了昨天,我决定改善一下自己的创作环境,不清楚前因后果的朋友可以翻看上一篇文章。目前还没有条件一步到位,但是可以从最基本的点开始,搞一个桌面大点的升降桌和一把坐起来舒服的人体工程学座椅,至于噪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改善,当然,大多数时候噪音都在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过如果能有一个完全安静并且独立的空间,还是很安逸的。租房子有一个令我很不满意的点就在于很少有带书房的,基本是每个房间都放了床。
比如今天有人在家里看电视,虽然声音不大,但也略显刺耳,所以我决定去楼下附近的咖啡馆坐一会,点杯咖啡,正好有买一赠一。
随时随地,抬头看云。
听着咖啡馆里不停播放的音乐,空调的嗡嗡声,椅子摩擦地面还有顾客点单和聊天的说话声。我突然对白噪音产生了好奇,为什么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下反而可以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呢?我很早之前手机和电脑里就装有几个白噪音App,不过少有使用,里面有各种声音,风声、雨声、河水流动声、蝉鸣鸟叫声、篝火燃烧声,还有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咖啡馆和办公室的声音。「白噪音说的是频率范围宽广声波的不同组合,在一段声音中频率分量的功率是均匀的。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此信号的这种具有平坦功率谱的性质被称作是“白色”。相对的,其他不具有这一性质的噪音被称为有色噪音。」白噪音具有一种遮蔽效应,由于信息太多,反而不能完整接受全部的刺激,这种遮蔽能让我们的大脑近似于过滤掉它本身的同时,也过滤掉了刺耳的有色噪音。
我身边必须听白噪音才能工作、学习或者入睡的朋友不少,它变成了一种人们追求宁静的途径,甚至于有人对白噪音产生了一种病态的依赖,不听就没办法集中精神,就不能入睡。可它本身并非没有噪音,而只是噪音太多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罢了,这是现代科技对人类的反噬之一吗?唐·德里罗在小说中还想告诉我们,不要在各种白噪音中迷失,要发现日常生活、日常性中的光辉。我想把发现这本书的过程,定义为这种拥有光辉的时刻。期待工作环境的升级和改善啊,相比于白噪音,我还是更喜欢纯粹的安静。
@流一丨一个追求真实、深刻和本质,崇尚自由与复杂的生活家、思考者。如果喜欢,点个关注,交个朋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