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视频实时监管
提高拆违效率和质量
7月12日,位于白云区石门街的大围物流站场内,两台大型钩机正加紧对一栋两层高的低矮仓库进行拆卸。与以往不同的是,拆卸工地现场的显示屏上实时传送出环境监测质量数值,包括气温、噪声、空气质量等。
“这个显示屏显示室外温度、PM2.5浓度以及噪声、风速等数值,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作出应急处置响应。”石门街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区首宗智慧拆违工地,现场设置有视频监控,还配有两个环境监测系统,对拆违现场的环境及拆违质量进行全程实时监管。
“与其说这是一个安全施工监管系统,不如说这是一个反向激励平台,施工单位都会对照数值指标做好拆违工程,进而提高拆违效率和质量。”该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与传统拆违方式相比,该拆违工地施工监管系统突出了互联 对工地管理的支撑作用,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对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擅自进入危险区域等违法行为的实时监控,有利于主管部门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叫停,并跟踪问题整改进度,大大提高监管效率。
2022年将全面铺开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白云区拆违任务及总量都位居全市前列,由此产生的噪音、扬尘污染的投诉量也持续增加。仅去年一年,白云区就派出专业巡查队伍,实地巡查工地2.8万个次,对扬尘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工地立案277项,处罚款549万元。
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拆违工地施工监管系统应运而生,通过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实现各业务和各层级之间的数据交互,辅助协同工作加快问题解决,尤其是对施工中各种可能性进行科学数据分析并且预警,帮助预防排除污染源和安全隐患。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牵头研发系统,有效促进建设工程监督与管理由“多部门、碎片化”的传统模式,向新型的“共享、开放、统筹、协同”的智慧模式转变。
传统的工地模式以“人”为基础,对于工地的管理和监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远程操控更是无法企及。为了方便集中管控,在拆违工地上装备摄像头、扬尘、噪音、视频监控系统,打造拆违工地施工监管系统,白云区迈出了第一步。“这个系统对在拆工程实行动态监管和全程监测,从而实现精确执法和科学执法。”上述负责人介绍,借助这一科技手段,将有效提升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助力白云区打赢蓝天保卫战。
据悉,接下来白云区将在全区选定25个工地试运行一体化智慧拆违系统,2022年将全面铺开。白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继续加大违法建设的整治处理力度,以白云山红线及缓冲区范围、主干道两边、河涌两岸、重点项目、土地收储、城市更新改造、重点村综合整治等为主开展违建治理,实现新增违建基本杜绝、存量违建大量消化拆除,确保提前完成全年1520万平方米的拆违目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