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多次投诉 联合执法后效果并不理想
早在今年一月,本 曾 道了这一跳蚤市场非法占道的情况。 友周先生通过“问政四川”平台投诉上池正街跳蚤市场长期非法占道的行为,希望有关部门能出面管治。
接到群众反映后,青羊区几个部门曾多次联合执法进行清理,效果却不理想,经常反弹。汪家拐街道办城管执法中队也于2016年12月24日开始进行长时间的违法专项整治,加派了人手,并加强了点位的执法力度,收到了一定成效。
跳蚤市场的摊位主要集中于街口商住楼下的人行道上,并沿街道向内延伸两三百米。整个市场售卖的商品种类非常多,从衣物鞋具到生活用品,从古玩玉器到杂志光碟,无所不有。
摊主多为中老年人,大多数的摊位规模并不大,一块面积不超过一平方米的塑料布上零零星星摆放着十余种商品,几乎不重样。买家也以中老年人居多,信步闲逛着慢慢“淘”,看上中意的商品后就开始于摊主周旋价格,大部分成交的商品价格都在10元以内。不少买家和卖家都很熟络,不进行交易时也会与对方打招呼。
部门回应:开展不定期整治 尽可能杜绝反弹
冉女士表示,去年年底进行的联合治理效果非常好,但近期又出现了反弹,她坦言“人员、组织方面都有所欠缺”。目前,该中队已要求相关人员对这一区域进行不定期的整治,以求改变这种非整治即反弹的状况。
短评:让“跳蚤”也成为一道城市风景
张闲语(四川在线特约 评员)
在大多数的中老人记忆里,对于“跳蚤”市场可谓是记忆犹新。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跳蚤市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也有一些地方依然还存在,既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也影响着市民出行。对此,相关部门也下了力气,但整治力度稍有放松,“跳蚤”又会跳出,确实令人头痛。
如何摁住这些“跳蚤”,既要整治,也要疏导。
整治要精准。虽然相关部门也出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跳蚤市场也拿出了真功夫,尽到了职责,但为啥不能根治跳蚤市场?关键在于跳蚤市场的形成是群众自发的,具有较大的弹性。你加大力度整治,他们就收敛,你一松懈,他们就出动。这种“躲猫猫”式的整治淘神费力不讨好,因此要结合跳蚤市场成市的时段,派专人进行监控,或者动用群众监督员,发现有成市迹象,即刻采取措施。长期坚持,就会见成效。
疏导要有力。从跳蚤市场交易的人员情况看,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交易的物品种类非常多,从衣物鞋具到生活用品,从古玩玉器到杂志光碟,无所不有。买卖双方即使不进行交易时也会与对方打招呼。由此看来,跳蚤市场对一些市民群众还是有吸引力的,彼此之间有一种交易关系,也有一种人情世故,更有一种老成都味道。如果相关部门能够提供一个固定的跳蚤交易市场,进行集中管理,满足这些群众的需求,那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目前,成都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面对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如果任凭这些跳蚤市场无序存在,确实影响城市形象。如果疏导结合,把跳蚤市场圈定在某一个空间,留住老成都的记忆,说不定还会成为一道城市景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