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医护题材邮票行情上涨 涨幅最大的价格已达面值的10倍

身价涨幅最大的一枚邮票,是中国邮政于2012年5月12日发行的《国际护士节一百周年》。国际护士节是国际护士理事会为纪念护理专业创始人,英国护士弗劳伦斯南丁格尔,以其生日立定的节日。该枚邮票面值1.20元,此前的市场价格表现比较平淡,一直在面值左右,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行情发生巨大“反转”。“目前,在市场上,这枚邮票的收购热度比较高。交易价格已达到其面值的10倍左右。”吴明洋介绍,“今天,我就在 上邮市看到有大批《护士节》出售。”

至今,在吴明洋家中,收藏着一套名为《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纪念》的非典专题邮册。邮册中,除当时发行的《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特种邮票外,还收集了一些定制化展现医务人员形象的个性化邮票,以及1991年为纪念抗洪发行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特种邮票。

“这套‘非典’邮票现在在市场上也比较热。面值80分的邮票,疫情发生前的价格约在30元每枚,如今上涨至一枚70元左右。另外,当年发行的相关个性化邮票也有不少人在求购。”吴明洋说。

随着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圈内人纷纷猜测,会不会像2003年那样专门为此增发纪念邮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甚至比‘非典’更加危急、激烈,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吴明洋也认为,增发相关邮票的可能性较大。不仅如此,已发行医护题材邮票的热度也仍会持续。

近期,随着全国各地复产复工,一度沉寂的邮市也逐渐恢复开市,邮票集藏、交易重新活跃起来。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曾经发行的一些展现“最可爱的人”——医护人员的纪念邮票热度陡增,行情上涨。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这一波行情的“助推器”。而纵观我国邮票发行史,“白衣勇士”曾多次出现在邮票上。

邮票上那些 最可爱的“白衣勇士”

◎服务社会发展、人民幸福 方寸记录医务人员历史“留影”

1960年、1979年、1990年,邮政部门先后三次发行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的邮票。三套邮票分别是《诺尔曼白求恩》《诺尔曼白求恩逝世四十周年》《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三套邮票上均展示了白求恩在中国为病人做手术的画面。他是中国医护人员心中当之无愧的楷模。

1955年,我国还发行了《中国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纪念》纪念邮票。面值8分,画面为男女工人学习卫生常识,参加急救训练。由瑞士人璋亨利迪兰创立的红十字会是一种自愿参加的国际性救护和救济团体。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

上世纪60~70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赤脚医生”,也被形象地记录在邮票的方寸之间。1968年发行的《知识青年在农村》一套4枚邮票中,就有一枚“赤脚医生”。1974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赤脚医生》,一套4枚,展现了当时我国的“赤脚医生”,即农村不脱产的初级卫生人员在田间地头预防、采药、出诊、治疗的场景。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邮票开始重点展示社会发展成就。1976年发行了《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一套4枚邮票,生动描绘了针刺麻醉、断肢再植、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针拨术治疗白内障的医疗场景。

1990年、1992年,邮政部门分别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和第三组,医学科学家林巧稚、著名内科和消化系统专家张孝骞位列其中。

进入21世纪新时代,祖国发展的方方面面依然少不了医务人员。2007年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一套4枚邮票中,身穿迷彩服和白衣的女兵形象代表了“维护和平”;2015年发行的《中国梦——人民幸福》特种邮票,作为中国梦邮票系列的收官之作,以医院和医护人员为人们诊疗的图案场景,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201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邮票,坐轮椅的老人得到医护人员精心照料的画面也被突出展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