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手机号,是指曾经出售给用户使用,用户销号后,运营商回收再投入市场的号码。最近,买到了这样一个二手手机号的市民何晓很郁闷,一家来自外地的金融贷款公司不断打来电话催款,把他当成了原机主。
何晓联系到运营商,工作人员表示号段资源有限,很多号码注销、平台删除个人信息后将再次启用。至于原机主在互联 平台注册的账户,他们也没有办法处理。
对此,信息安全专家指出,随着手机使用人口的增加,号段稀缺难以避免。利用手机号为唯一信任注册账户的发展过程中,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问题纷至沓来。虽然国内手机号实名认证制度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市民还应在注销手机号码前清除个人信息、尽量选择新号段等方面来规避隐患。
催贷款电话不断
用户烦恼:
换个手机号遭催贷款
登录微博还是别人的
江苏人何晓(化名)大学毕业后来到成都工作,去年他在居住地附近的通讯营业厅更换了手机号。然而,使用不久后他便发现,经常有一个“022”开头的座机电话打来。“请问您是吴燕飞(音)吗,我是上海某金融贷款公司的。”何晓告诉对方,自己姓何,并不认得吴燕飞其人,但对方似乎并不相信,再三确认何晓的身份,还表示吴燕飞在该贷款平台办理了相关金融业务,如今到期需要他及时还款。
也许只是打错了电话,何晓这样猜测,当天他解释一番后挂断了电话。但令他没想到的,之后每隔几天,都会有一通该公司打来的电话。何晓不胜其烦,将号码加入了黑名单,但对方还是换着号码打过来。最频繁的那段时间是今年4月12到13日之间,最短间隔33分钟,最长间隔2小时,他遭遇了电话轰炸,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吴燕飞到底是谁?经受煎熬的何晓心想:是自己的手机号被人恶意利用了,还是这其实是一个二手号码,吴燕飞是之前的使用者?很快,他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我用新手机号登录微博,微博名竟然就是这个姓吴的人。还有几个外卖平台,音乐软件,注册进去显示我不是新用户,昵称都是那个吴先生。”很多软件和论坛都有用手机号注册会员的习惯,何晓明白了,他这185开头的号码,确实是别人用过的。
运营商:
号段资源有限
废弃号码信息删除后会再启用
事情搞清楚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他(吴燕飞)倒好,一了百了,被电话轰炸的人是我,怎么办呢?”何晓十分郁闷,他致电手机号所属的通讯运营商,希望得到一个解决办法。之后,运营商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了解了情况,将近期对方打来的两通电话号码进行了记录,表示先调查一下,第二日会给出一个处理回复。
能不能查到吴燕飞的情况呢?面对何晓的疑问,工作人员很为难:“一般一个电话号码被注销后,它之前使用者的信息就会在运营商平台内完全消除,要找到相关信息是不可能的。”
专家:
应尽量不用老号段
别人用过回收号码不宜选择
隐患几何?曲子龙认为:其一,通过移动互联 的发展,很多应用软件已经变更了使用用户名或邮箱为唯一信任注册的方式,而是改为手机号和短信验证码组合注册登录的形式。随着体量的增大,慢慢形成了一些灰色产业,出现了大量机械性使用手机号的情况,占用了大量的号码资源。其次,很多人在拿到一个手机号后会注册各种各样的app、论坛或 站等,一旦这个手机号丢失,却需要进行一个很复杂的申诉流程,比如提交身份证、通过他人证明等等渠道。更大的问题是,很多自己注册过的账户本人都快忘了。又如一些支付类软件,直接与金钱挂钩,如果他人使用了你的账户,将直接导致个人信息及财产的流失。
尽管问题较多,但李飞也指出,得益于国内手机号实名认证的政策,一旦发生如何晓这样的事情,也可以通过运营商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事件牵扯的问题更大需要走法律途径,实名制认证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
而至于如何规避二手手机号带来的信息泄露隐患,李飞表示主要还需号码持有者本人做好信息删除工作。曲子龙补充认为用户应尽量不用老号段,尤其是“13X”、“15X”等号段,其中很多都是别人用过回收的号码,实在不宜选择。
受访者供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