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噪音,也叫噪声,我们马上会联想到那些杂乱无章,让人厌烦的声音。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噪音,却具备静心安神的作用,这就是声学中所说的白噪音。
上对白噪音的专业描述是这样的:“白噪声是指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各等带宽的频带所含的噪声能量相等的噪声。一般在物理上把它翻译成白噪声(white noise)。白噪声或白杂讯,是一种功率频谱密度为常数的随机信号或随机过程。换句话说,此信号在各个频段上的功率是一样的,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此信号的这种具有平坦功率谱的性质被称作是,、‘白色的’,此信号也因此被称作白噪声。相对的,其他不具有这一性质的噪声信号被称为有色噪声。”(搜狗百科)
就直观感受而言,白噪音是有规律而无意义的声波,例如汽车发动机在定速巡航状态下发出的轻微的“嗡嗡”声,电流的“嘶嘶”声之类。
和那种嘈杂的噪音不同,白噪音在引发人短暂的混乱之后,却可以引导人变得安静。原因在于其频率的规律性和不可辨识性。对于大脑来说,对有规律性的信号总是最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辨识的失效,又是大脑不喜欢的。
这里需要展开说明一下。
白噪音不属于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马达声、机器声、电流声、无线电杂讯等等,不属于自然音源,这种无法辨识的声音,会引发我们一种叫做“格式塔”的心理活动。“格式塔”又称为“完形”,是我们天生的追求完整、完美的心理倾向。例如我们听到一个好听的人声,就会去想象这个声音的主人可能很美丽或者很英俊,我们追剧,一定要看大结局才觉得舒服……总之,格式塔会让我们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补足现实中信息的缺损,以达到完整性。
当我们的大脑遭遇白噪音时,会懵圈,这个时候,我们的无意识就开始启动格式塔,通过搜寻已有经验来解决这个懵圈的困窘。
这个心理机制,就是白噪音用于心理治疗的根本。
现在,对白噪音的应用和研究已经很深入,初步发现了一些规律。
白噪音的频率、音质、音色等,也会对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领域也在不断探索中。一般说来,来自金属音源的声音具有很高频率和穿透性,有泛音,能够清除杂念、恢复精力;来自木质音源的声音很低沉而且没有泛音,能带人关注内心深处;空气振动形成的各种风声,能使人的思绪脱离现实,脑洞大开;电子合成器的广泛应用,可以生成很多无可名状的质感的声音,带给人梦幻、玄幻的体验……白噪音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器乐及旋律结合,营造不同的效果,产生复杂的功效。
但总的来说,都是发挥两个作用:静心安神和启动格式塔。
在用于冥想的音乐素材中,使用白噪音时一个显著的特征。这其中,有两种很具有特色的素材值得一提:颂钵和鲸的叫声。
颂钵是藏传佛教的人一种法器和乐器,形状像无底的碗,英文叫做“Singing Bowl”,一般用黄铜制成,大小不一,可以敲击或者摩擦而发出浑厚深沉的声音,对于醒脑提神和提振能量很有效,当然,其功效远不止此,德国音乐家汉斯德贝克去尼泊尔旅行,偶然接触到颂钵,深受震撼,此后潜心研究颂钵,不仅大大改善了自己的强直性脊柱炎,还发展出一套体系,用于身心疾病的辅助治疗。
神奇的海洋哺乳动物鲸类,会发出强大的次声波用于交流,这种叫声具有独特的功效,对人类有强大的治愈能力,因此鲸的叫声被采集和加工,成为绝好的冥想素材。其中,大师Kamal和丹吉布森的作品,都是极品。
现在对白噪音的应用,已经达到动态白噪音和混合白噪音的阶段。就是把不同频率的白噪音进行混合,营造出更复杂的效果,以及使背景分为便得到活跃,而不是只单调地只用一个节奏的白噪音。这种动态白噪音和混合白噪音,能够调动我们更多的无意识经验,使我们在冥想时内心更加活跃。
上流传用白噪音哄孩子睡觉或者制止婴儿哭闹,我本人不建议这样做,因为白噪音的强度对于承认来说很合适,对于婴幼儿来说太强大,可能会有副作用。婴幼儿阳气旺盛,阳气生发有助于健康成长。用白噪音,等于抑制阳气生发。
最后说明一下,现在有一个不良倾向,就是用白噪音制造睡眠。很多音乐素材长达数小时,我个人对此是坚决反对的,用于助眠和安神可以,但是应该是结束使用音乐以后,再自然入睡,否则对大脑会有很大伤害。大脑对音频的依赖性如果太强,就会上瘾,导致音频中毒,性质和药物依赖是一样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