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你还不防噪?

今天本拟写个降噪的专利, 上一查,觉得生态环境部发了个通知,就噪声防治写得很好,先整理出来分享一下,为我的降噪专利先打个砼技术基础。

http://www.mee.gov.cn/gkml/hbb/bwj/201001/t20100121_184725.htm

生态环境部于2010年1月发布的,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全文两千多字。该通知高屋建瓴,讲得很全面,也比较具体。

在行文上,说实话,有点杂乱。本人对文中知识结构进行了疏理,以方便使用。全文是用自己的大白话写的,比国家发文可读性略强,不喜勿喷。

本导图是经过综合提炼了的

1、防治原则和思路

  • 合理规划,避让优先
  • 避不了才采取技术措施去防
  • 防,有三个技术方向:
    1. 噪声源:首先就是灭,灭只有避让,灭不了就将声值降下来
    2. 传声途径:切断,采取封闭声源方式,或隔断声源方式
    3. 受噪点:防,固定受噪点主要是敏感建筑物;在建筑物上进行隔声设计,让噪声不入楼;设置隔声窗、消音通风窗,让噪声不入室内;设计时合理布局房间,让噪声不影响睡觉

    2、具体技术措施(防字诀)

  • 噪声源控制措施
    1. 车辆制造好点,降低噪声
    2. 能避最好
    3. 对建筑低矮的地方,采用高高在上的高架或高路堤(高路堤很少用,技术上不太可行);对建筑物高高在上的地方,采用低路堤,采用地下通道或隧道穿行
    4. 选择低噪声的桥涵型式。比如,能用涵洞就不用桥梁,能用砼桥梁就不用钢桥,能用连续梁桥型就不用简支梁桥型
    5. 采用低噪声的路面技术和材料
    6. 用无缝钢轨,灭掉行车时结头的咔嗒声
    7. 提高钢轨表面平整度,减少车身起伏颤动和噪声
    8. 采用减振型轨下基础,减少基础振动噪声和引发其他结构物产生噪声
  • 传声途径控制措施
    1. 在噪源设置声屏障
    2. 封闭噪源
    3. 声屏障设计得科学一点,专业一点
    4. 结合噪声衰减要求,合理利用地物地貌
    5. 绿化带作为隔声屏障,应结合噪声衰减要求建设
    6. 绿化带宜选择枝叶繁茂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防止绿化带枝叶空隙漏声

    桥梁用的声屏障

    增加吸音材料内衬

    公路常规的声屏障

  • 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先有声源再修建建筑的)
    1. 进行建筑物隔声设计,楼内楼外有区别
    2. 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让噪声不影响居民生活
    3. 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如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等,让室内室外有区别

    3、具体管理措施(治字诀)

    1. 交通管理部门,采取限鸣(含禁鸣)、限行(含禁行)、限速等措施,合理控制车流量、车速、车型等,降低噪声。
    2. 铁路车辆,采用非鸣笛的信号联络方式(信号灯、无线通讯等),通过减少鸣笛次数、声级强度和鸣笛持续时间,降低噪声。
    3. 路政部门,进行经常性道路维护,提高路面平整度,降低道路交通噪声。
    4. 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噪声监测,提出噪声削减意见或要求,监督有关部门实施。

    4、噪声主动控制和被动防护

  • 噪声主动控制
  • 指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两类。

  • 噪声被动防护
  • 是指受噪点防护,切断或隔离噪声传入、降低噪声声值、减弱噪声对人的影响是主要手段,是防。

    现行标准是GB3096-2008

    现行国家环境噪声标准(更新至2019年9月)

    桥梁噪声的防治方向(为下篇文章做引)

    我们的防,主要是桥梁结构型式的选取,降噪桥面的应用,声屏障的优化等。

    声屏障,顾名思义就是在声源和受声者之间,设置屏、障,隔断声波传播或造成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隔音墙、全封闭棚、绿化音障是声屏障的常见表现形式。声屏障不仅仅有交通隔音屏障,还有设备噪音衰减隔音屏障、工业厂界隔音屏障等等 。

    比如交通隔音声屏障,分为反射型声屏障和复合型声屏障。后者可以吸声,是更为有效的隔声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