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铝板干式节能地暖核心技术优势?

地暖分干式地暖湿式地暖两种技术,干式地暖是采用沟槽保温板地暖模块干法施工的地暖,不需要水泥回填直接地板或地砖,总成厚度5-7㎝,不需要抬高防盗门。湿式地暖采用保温板卡管和豆石水泥回填安装,总成厚度9-11cm,在北方使用比例高达80%。

干式地暖因为薄、升温快、效果好、节能等优点,在南方的安装比例很高。全铝板干式节能地暖作为干式地暖大家庭中的佼佼者,身上到底有多大优点呢?

一、使用结果与核心优势

1.降低地面高度5CM(总成5-7CM,低于南方进户门槛7.8CM)

2.提高表面温度5℃(铝板均热.导热率是水泥的150多倍,相同水温下地板表面温度可提高5℃)

3.节省使用费50%以上(保温蓄热少,减少向楼下损失20%以上;升温快白天可关地暖14小时,实现行为节能50%以上)

二、结构技术优势

1.减少楼板承重50多倍(干式2kg/㎡.对楼板承载无影响)

2.保温板厚度和抗压强度平均提高50%以上(干式模块厚3.5CM,抗压强度250KPa.相当于25吨/平方)

3.铝板导热率比水泥提高150倍以上(铝板导热率 237W/m.K,混凝土导热率1.28W/m.K)

4.低水温供暖地板面散热量平均提高50%左右(国标第56页湿式80w左右,干式检验 告130w左右)

5.地暖升温时间加快了5倍以上.白天可关地暖12小时以上(干式1小时升温.关机后维持3小时,用编程控制可关机14小时;湿式升温慢白天不能关)

6.含回填施工效率提高5倍多(两人铺设1天可竣工100㎡;湿式回填慢.保养时间21天)

7.解决因地面惰性过大的冷热供给过量不够节能的问题1:0(干式具备技术和行为两方面节能,湿式不具备)

8.地面蓄热量平均降低了5倍以上(铝板均热.地面蓄热量小,检测 告显示向下热损3%,湿式国标数据平均向下热损25%)

9.节省水泥回填保养时间21天以上(干式无水泥回填和保养,上午铺地暖.下午可装地板)

10.消除电地暖积热和局部覆盖物安全隐患1:0(铝板快速均热,可消除局部覆盖物的过热隐患,湿式严禁任何覆盖物)

三、装修配合优势

1.对装修耽误工期影响1:0(干式无回填保养21天制约,装修不停工)

2.对装修吊顶层高影响1:0(湿式地暖标准厚度7CM.贴地砖标准厚度4.5CM,总成11.5CM,对装修吊顶有影响;干式模块厚3CM.贴砖总成7.5CM不影响吊顶)

3.后期铺设管道被装修打坏比例1:0(干式在后期装修面层前铺设.避免管道被打坏;湿式在装修前期施工回填.水泥面上很难管控打孔)

四、地暖应用其它优势

1.地面保温好,对夏天空调舒适度影响1:0(地面保温好.对空调冷量无吸收)

2.对地板防潮防霉防白蚁安全保护1:0(防潮隔音.地暖温度高,防潮防白蚁)

3.解决南方地暖地砖松动隐患1:0(厚度薄,不影响地砖粘接层厚度和强度)

4.解决南方地暖地砖薄贴(总厚度5cm)问题1:0(板梁结构强度高.抗水泥腐蚀)

5.地暖升温时间加快了5倍以上.白天可关地暖12小时以上(干式1小时升温.关机后维持3小时,用编程控制可关机14小时;湿式升温慢白天不能关)

6.保温好实现楼下不蹭热1:0(干式向下热损3%.湿式向下热损30%)

7.地暖可移动可重复使用1:0(干式可移动重复使用.湿式不可)

五、地冷应用其它优势

1.解决地冷对地板含水量超标隐患1:0(湿式存在水泥蓄冷层含水量超标导致地板变形等隐患)

2.供冷量大、反应快,配合控制系统可根除地面结露隐患1:0(干式铝板辐射功率大.冷热反应快,可根除因开窗.温度骤变等结露隐患)

3.铝板模块功率大、解决阳光房辐射供冷大问题1:0(热惰性小冷热反应快,可解决湿式末端因温度骤变结露隐患)

4.方便实现顶面和墙面辐射供暖供冷,成本下降50%左右且无隐患。(干式铝板辐射板重量轻,容易用自攻螺钉固定,板管分离中间无接头,施工方便综合造价低且无渗水.气堵等隐患)

5.铝板模块冷热反应快,室内温度可控制精度≤±0.7℃.解决南方地板区冷暖辐射体感效果更好的问题1:0(干式铝板均热能力强.辐射功率大.冷热反应快,有利于提高温控精度,体感自然更舒适)

综上,干式地暖由早期的干法模板,到蘑菇板和铝板干式地暖模块,再到环保型防锈铝板干湿两用地暖模块、以及到远红外功能地暖模块。全铝板干式节能地暖不论从使用结果、结构技术、装修配合、还是从地暖应用地冷应用五大方面来看,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解决了南方地暖.两联供和五恒辐射系统存在的相应不足。

戳图了解全铝板干式节能地暖应用数据优势汇总(五大方面,28条数据优势),建议收藏分享!

南京天脉远红地暖科技有限公司(供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