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超 姚晓霞 顾永恒 李一帆
供图 / 长安大学可持续交通课题组 S.T LAB
西安国际港务区
2021 年 10 月 16 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闭幕,加快向可持续交通转型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已得到共识。
被誉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和“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已然铺就开来。
时代主题 : 战略实现 + 现实需求
构建“一带一路”交通经贸可持续发展模式,既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经贸对外发展的现实需求。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内陆经济腹地广阔。在全球化和物流供应链兴起背景下,“一带一路”不仅是物资运输通道,还承载着我国经贸对外交流的机遇,以及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实现共同繁荣的精神。
在此背景下,构建国家交通经贸体系,逐步推动供应链服务变革、要素生产效率变革、投入产出动力变革,可实现内陆地区“物流、经贸、产业”协同发展,进而反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
现实内涵:聚焦“三核心要素”
十九大 告中多次提到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由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组成的“三核心要素”将努力解决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产业的中高端转型升级发展等问题,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不仅明确了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模式,也为提升交通物流综合效率效益,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总体成本指明了发展方向。我国内陆城市的区位优势显著、要素集聚优势突出,具备充分的条件和能力构建国际性的物流和经贸中心。
增强内陆城市参与国际经贸的综合竞争力
围绕《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等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发挥我国西部城市在区位、综合交通、市场需求、原料资源等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通过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
同时,聚焦《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发展方案,做好亚欧东西双向互济核心区建设,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西部地区对外经贸新模式和新增长极,可促进国家内陆物流枢纽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顺畅衔接、协同发展,对于增强内陆城市参与国际经贸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交通设施集约整合,促进供应链全要素的高效配置
交通经贸相结合的物流枢纽建设可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结构,进而形成产业链要素的聚集效应。统筹补齐物流枢纽设施短板,加强物流枢纽设施薄弱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物流软硬件设施建设,支持物流枢纽设施短板突出地区结合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推动国家物流枢纽 络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可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显著的驱动效应。
全面提升“节点城市”综合风险防控能力
随着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步提升内陆物流枢纽的辐射和服务能力,加强物流产业的内外联动发展水平,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系统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有利于全面提升“一带一路”交通经贸节点城市的综合风险防控能力,对实现“一带一路”交通经贸模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路径建议:三维路径共同推进
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承载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部分货运需求,其核心是构建沿线国家的“交通 – 经贸”利益共同体。“交通 – 经贸”模式的基本要义是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作体系,其根本目标是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内外物流产业联动新局面、交通运输要素高效聚集的三维路径上加以推进。
力促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中欧班列延续了古老驼队的运输、沟通交流作用,成为践行“交通 – 经贸”的推动力量之一。随着中欧班列的集结效应日益凸显,带动了内陆物流枢纽的“陆、海、空”综合运输发展。依托“多式联运、无缝对接”,以国际贸易物流配送为抓手,我国中西部城市逐渐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上极具吸引力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经贸物流集散地,有力推进了从单一陆港向“一带一路”交通 – 经贸综合枢纽的转变。
推进内外物流产业联动新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欧班列的兴起,对于全球的物流供应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以德国的杜伊斯堡及鲁尔区为例,“一带一路”合作和中欧班列的意义不亚于当年塑造了这一地区的煤炭工业,最直接反映为杜伊斯堡港的业务增长。
“交通 – 经贸”模式对中欧班列提质增效,构建内地对外开放新格局作用显著。可实现我国经济腹地与国际市场的直接对接,对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提升交通运输要素高效聚集
近年来,内陆港也成为在华外资企业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一批全球领军的货物及制造、加工企业由此看到了内陆港的集散优势,开始以此为枢纽打造更多的国际货物集散中转模式。
陆海联运班列的开行,标志着内陆物流枢纽城市将更加紧密的与沿海港口合作,中欧班列通过承接海港的物流资源,也加强了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成员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形成串联亚欧大陆的黄金物流干线。
可以说,新时期的内陆港已成为我国经济腹地交通运输要素的高效聚集地,对促进“一带一路”多式联运发展,带动区域新兴产业培育,助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形具重要意义。
中欧班列“长安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