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在田野上的“临建住房”

走进绍兴市越城区斗门镇璜山北村,田野里布满一个个“小铁桩”,临建用房搭建在这些小铁桩上,远远看去像是悬浮在田野上。

临建实景

这里是在建的220千伏红湖变电站施工工地。

变电站工程中最先入场的是工程临建区域,一般需要将地面灌浆硬化后,搭建宿舍、仓库、办公区等设施。待工程完工后则需要对地面进行复垦,先挖出硬化土壤,再将原有耕地开挖时妥善保管的土壤进行回填。但是经过硬化的土壤会一定程度损伤肥力。

在220千伏红湖变电站建设中,地面硬化这步被绕开了。

在2000多平方米的临建区域上,国 绍兴供电公司运用新型挖机螺旋锚装置,拧下了大大小小近500枚不同种类的螺旋锚,再通过调整锚桩顶部安装的法兰调节附件,确保布桩平整,一枚枚大号的“螺丝钉”组成锚桩阵列,支撑起玻璃格栅铺就的走道和所有临建设施。复垦只需拔掉螺旋锚就可不破坏土壤,不产生余土废料等建筑垃圾,还田于民。

螺旋锚安装

这种螺旋锚基础原本是应用在架设铁塔上的一项技术,将其移植应用到临建施工中,属全国业内首次。

此外,可循环利用的海运集装箱“预制舱”,让临建区迅速具备了现代办公功能。

全站模型漫游

“预制舱”内给排水、电路管道完善,日常生产生活设施齐全,预留通风采光开窗,可根据实际需求多层布置、拼装使用。

单个6吨重的“预制舱”模块,下方设置6-8个3.5米长的螺旋锚,可承重15人,简单高效、扎实耐用。

对比传统活动板房,螺旋锚“预制舱”具有劳动强度低、作业周期短、施工质量好、回收残值高等优势。

螺旋锚细节

螺旋锚桩布置

按红湖变施工情况统计,工程临建安装效率提升3倍,材料复用率翻一番,施工成本降低了30%。

虽然,螺旋锚预制舱前期的一次性投入较大,但从长远的经济效益来看,使用3次即可收回投入成本,预计综合使用可达6次以上,能降低临建施工投入成本。

除采用螺旋锚基础施工、坚持建筑绿色用能以外,变电站临时围挡采用绿色装配式预制围挡,临建区域裸露部分覆盖草皮,以玻璃钢格栅为面层铺着临建走道,最大程度实现施工与环境和谐共生。

围挡喷淋

考虑到工程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工程配备了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将临建屋面雨水、抽蓄河水统一回收,经装置弃流和简单过滤,排入泵井,作为施工用水、冲洗用水和绿化用水,保障干旱、紧急情况(如火灾)用水安全,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经济安全的目的。

那施工时噪音和粉尘怎样解决?

1

现场装配

现场装配可大大减少砂浆预拌、混凝土浇灌等湿作业工序,施工产生的灰尘、污水、泥浆、噪音等污染得到控制和降低。

2

环境微气象站

施工产生的粉尘也不用担心。工地内设置了环境微气象站,可以实现环境动态检测预警,配备PM2.5智慧检测系统,一旦PM2.5浓度超标,将自动开启雾炮喷淋装置,喷水降尘,防治空气污染。

微型气象站

3

隔音装置

工程还选用了隔音门、架设隔音板,起到多重隔音、封闭阻音、吸附噪音的作用,全面降低噪声影响。

现场测量,粉尘排放较往常降低70%,噪音排放达到规定标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