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分类,最可怕的后果出现了…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揭开了这个神秘古国的冰山一角。作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在辉煌了千余年后突然消失了。

它是怎么消失了?良渚古城又有多少未解之谜?这篇文章不仅需要你阅读,还需要你来参与。

小编先来猜一下古城的消失之谜。

5000年前的良渚时期垃圾不分类,大家互相仿效随手扔,甚至往河里扔。虽说“流水不腐”,但再活的水也扛不住几万人天天这么造,水质跌到劣Ⅴ类成了大概率事件。水质变差可能给某种微生物提供了升级到2.0版本的机会,而这种升级对爱吃水产的良渚人来说是致命的。

“国民健康指数”的下降可能是最终成为良渚古国湮灭的原因之一。

当然以上是小编瞎猜的,下面的文章里,我们留了关于良渚文化的7大猜想,需要你一起来互动哦!

当然,我们准备了很丰厚的礼品。

福利来啦

现在我们把问题抛给大家,

打开你们的脑洞,

去探究良渚先民留给大家的考题。

对于下文中的良渚大猜想,

我们将从每种猜想中

选取1条最佳留言(共7条),

各送出100元话费;

除此以外,我们还会

选取点赞数排名前10的留言,各送出50元话费。

最佳与点赞排名不重合。

获奖名单将在第二天中午的头条底部公布

猜想一:

良渚刻画符号的意义,你能破译吗?

你看你现在正在阅读我们的文章,是因为我们有文字可以交流,那么良渚先民是不是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字系统呢?

考古人员发现,良渚文明中存在着大量刻画符号,有的像是象形文字,有的是抽象的笔画组合,有的甚至和现代汉字十分相似。

比如这只在余杭南湖遗址出土的夹砂黑皮陶罐,罐身上刻画了这样一组连续的符号。

符号具体顺序如下

古文字学家李学勤曾将考古出土的部分器皿上所刻的符号辨识为8个字,并释读为“朱旗戔石, 虎石封”。

其中“朱旗”是红色的旗子,可能是一个族名或人名,“戔”是行、往的意思,“石”为地名,“封”意思是境地。整个大意就是,朱旗去往石地,在石的境地内用 捕捉老虎。

但到底是什么意思,没人知道,你也可以来猜猜看。

猜想二:

良渚农具多左利手,

先民都是左撇子吗?

在已出土的良渚时期文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九成的石镰为左利手,也就是说,良渚先民大多习惯用左手使用石镰。

我们用生物学和统计学给大家分析一下,左利手存在遗传性,双亲均为左利手,则子女为左利手的几率为50%,而双亲均非左利手,则子女为左利手的几率仅为2%。

这组复杂的数据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那就是要产生这么大范围的左撇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良渚先民的90%左利手现象从何而来?他们是刻意为之还是遗传使然?还是说左手使用石镰的同时,他们的右手还使用着其他农具?如果良渚先民以左利手居多,现代的左撇子会不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良渚血统?

这些问题,请大家尽情猜想。

猜想三:

1毫米内刻五六条线,鬼斧神工如何实现?

什么叫精雕细琢,说的就是我们良渚先民的神仙制玉手艺了。

神仙到什么地步?毫不夸张的讲,良渚“工程师”在一些线条紧密处,1毫米的宽幅内,竟清晰刻出了5至6条细线。

这些细线是怎么刻上去的?目前,考古人员只能判断出,良渚先民使用燧石雕刻玉器,可他们的雕刻工艺却无从得知。

曾有人尝试以现代工艺挑战那鬼斧神工的1毫米,但是没成功。这里我们必须隆重地把“匠心”两个字送给我们的先民们。

夸完一波以后,我们也要正经地想一想,在5000年前那个没有量具和切割工具的情况下,良渚先民到底是用了什么操作呢?请大家试着猜一猜吧。

猜想四

良渚人的门牙去哪儿了?

换牙,是人类生长过程中再普通不过的“更新”。良渚人当然也换牙,奇怪的是,考古人员发现,部分先民的遗骨有不少头骨门牙缺失。

这句话乍看之下没什么闪光点,但是大家仔细想想,你的牙齿,最容易因蛀牙而缺失的是不是臼齿,这也是为啥我们现代人要对臼齿进行窝沟封闭。

那为啥臼齿都在,先民的遗骨里门牙不见了呢?掉了?拔了?还是先民有保存逝者门牙做纪念的传统?亦或是,楼上那个写日记的男子,需要用坚硬的门牙都当刻画的工具?

已经头秃的我们,把这个艰巨的难题交给大家来猜了。

猜想五:

泱泱大国,施行的是怎样的国家制度?

良渚既然是个庞大的古国,靠一个“王”肯定是管不过来的。那时候又没有OA系统,还得靠人到实地去管着散布在“包邮区”的一块块行政区。

良渚王,又是靠什么让人臣服的?

良渚历代的“王”到底怎么做到的?

猜想六:

良渚古国,它怎么就不见了呢?

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充分证明了,地处东南的吴越大地不仅不是蛮夷之地,相反,是中华文明的圣地。

无法参透的是,存续千年之久的良渚古国何以突然湮没?是人口急速增长导致内部矛盾激化而使国家分崩离析?还是在与北方部族的战争中惨败,遭遇灭国之祸?

或者如部分专家所说,是自然灾害带来了古国的末日黄昏?无论如何,那都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时刻,希望大家能给出一个令人能够接受的假想。

猜想七:

良渚人最终去向了哪里?

虽然对良渚文明消失有着许多猜想,但结果是确定的:最终只剩下人去楼空的古城,良渚文化让位于北方文化。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猜想,良渚先民们,去哪里了呢?凭空消失?这不可能。秦国建立了,战国的人总不会集体消失吧?只是变成秦朝人了。

如今我们知道的是,良渚文化消亡后,往北的太湖地区出现了新的文化,但带有很强的北方龙山文化气息,和良渚没有传承的关系。这意味着良渚先民并没有直接往北迁徙生活,如果有,也至少不是自发的。

那么他们会去哪儿呢?往西走?往南走?向左走?向右走?给大家一点提示,从现代遗传学角度看,如今广东人在DNA特征上与良渚先民最为接近,而中原以及北方人与良渚先民的亲缘关系就极为淡薄。

恩,估计是往南走了。那么,辐射大半个中国的良渚文化“朋友圈”是哪来的?靠发微信吗?这个问题,得再好好想想。

“神笔码良”系列 道

1、5000年前杭州如此惊艳!一张图高度还原!

2、杭州这批天才城市规划师,让世界震惊了!

3、良渚人居然发过这么一条朋友圈,评论区炸了…

4、美国间谍卫星拍到杭州这个地方!专家手一抖竟然发现了…

5、杭州人天生是吃货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6、年25岁杭州小伙的发现,如今惊艳世界!”爷爷的工作没白做,你在天堂应该笑了”

7、杭州这公园最火的是当众换衣服!围观者笑完之后只剩崇拜…

好事再说一遍!

我们将从每种猜想中

选取1条最佳留言(共7条),

各送出100元话费;

除此以外,我们还会

选取点赞数排名前10的留言,各送出50元话费。

最佳与点赞排名不重合。

获奖名单将在第二天中午的头条底部公布

大家可以通过回复“猜想+序号+内容”比如“猜想1:******、猜想2:*****”的格式进行评论留言,我们会用有趣的呈现方式综合大家的智慧。

杭州日 诚意出品

更多新闻下载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

“杭+新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7月7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