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听力学和耳科学在防聋上更多的贡献就是对噪声性聋的认识、筛查和预防。职业性噪声接触会引起很高的耳聋、耳鸣发病率,同时,由于需要伤残赔偿,因此该病也是企业的负担。
噪声性聋在听力学检查中的典型表现为4000Hz处特征性切迹的高频感音神经性聋。
噪声性聋听力图
对这个4000Hz切迹的解释有许多学说。包括外耳道的共振、基底膜剧烈运动产生的机械损伤、反应细胞的代谢衰竭、血管狭窄和内耳化学梯度改变引起的离子毒性等学说(Lonsbury-Martin和Martin,1993)。
噪声损伤的早期表现通常为暂时性转移,并且只在噪声暴露后持续一段时间。长时间或较强的噪声刺激会引起永久性阈移,成为不可恢复的感音神经性聋。听力保护方案及合理应用听力保护设备施工业卫生领域重要的工作内容。
对非职业性噪声接触也应该进行评估。这些噪声可能是过响的音乐,既可以是交响乐也可能是音乐人声音响系统(如随身听)。在评估时要考虑声源的位置。使用火器,如步枪的病人,可能会有不对称的感音神经性聋。应当注意,受到强声音刺激的是靠近枪口一侧、位于扳机对侧的耳朵。因而惯用右手射击者会有左耳的感音神经性聋。
声损伤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许多噪声性耳聋是迟发性的,突发性的听力损伤很罕见。这就需要再次强调完善的教育和防护体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