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研究组在《科学》上发表研究结果显示,比环境噪音稍低5分贝的中低强度声音具有减轻疼痛的效果。
研究小组对声音和身体之间的关联性了解了很长时间。音乐治疗在手术后、镇痛中、产后、癌症治疗中用于管理疼痛,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有理论认为,声音的镇痛效果是心理上的。也就是说,声音可以分散对疼痛的关注,或者给人心灵上的安慰,让人少感到疼痛。中国合肥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国立牙科、颅面研究所(NIDCR)研究人员的新研究暗示,存在减轻实际疼痛的身体机制,而不是那种心理因素。
研究人员给小白鼠注入诱发炎症和疼痛的溶液后,噪音声音被放入图书馆或安静办公室水平的45号(分贝)安静笼子中。接下来的3天里,每天20分钟,以50~60∮分贝的大小分别播放巴赫的交响曲、不和谐音、白色噪音,观察如何感受疼痛。
特别是当信噪比(SNR)为5 dB左右时,疼痛缓解效果最理想。也就是说,由于背景噪音为45 dB,所以当声音达到50 dB左右时,减轻痛苦的效果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超过60 dB对疼痛减轻没有帮助,声音越大,对疼痛越敏感。刘研究员说:“减少痛苦的不是声音的种类,而是相对强度。”
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追踪了注射到老鼠听觉皮层中的红色荧光染料,这是处理声音的大脑区域。 结果,在感觉处理的中心,在体感视相中也发现了大量的荧光物质。 这表明,这个区域和听觉皮层之间的联系涉及疼痛抑制。 柳研究员表示:“总体而言,低强度分贝的声音似乎能抑制听觉皮层和体感视觉之间的神经信号,从而抑制发出疼痛信号。”
柳研究员透露,当人脑暴露在声音中时,不能肯定地说它的作用与老鼠的大脑相同。 但是老鼠的发现可以为我们的大脑提供线索,从而给我们一个难题,让我们了解声音如何影响对疼痛的感知。 柳研究员表示:“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声音引起的止痛药领域开辟新的方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