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的单位。一般人的呼吸声是10分贝,普通谈话是30~40分贝,高声谈话或收音机、电视机通常的响声是70分贝,汽车、拖拉机行驶的声音是80~100分本,喷气式飞机的声音是140分贝。当噪声超过90分贝,对人体可产生损害。
噪声已成为当今城市中无形的公害。研究表明,噪声不仅危害人的听觉器官,而且影响到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生殖系统等多方面,在厂矿企业等80分贝以上噪声环境工作的人们,噪声性耳聋局职业病首位。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噪声环境中的人,极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消化性溃疡、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妇女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痛经,。白带异常;对孕妇金可影响胎儿发育,易发生胎儿畸形。上海等地曾对织布女工进行调查表明,在100分贝以上的噪声坏境中的劳动女工,月经周期不规则和腰酸痛者明显高于不接触噪音的女工。实践证明,60~70分贝的噪音引起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80~85分贝时易激动、烦操、疲劳;100~120分贝时头痛头晕加重,耳鸣、失眠、记忆力下降。如果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节律失衡,条件反射异常,交感神经过度紧张,肾上腺功能亢进,心脑血管张力受损,导致血压不稳,心律不齐,严重者出现心肌受损,脑出血等生命危险。
科学家发现,噪声影响力,使视野界限发生变化,导致视力下降,视物不清。有资料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 膜中的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当超过90分贝时,40%的人瞳孔扩大;当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的削弱。噪声还可引发癌症。美国西雅图肿瘤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有关噪声致癌的动物试验。他们把试验用大白鼠分成两组:一组在无噪声干扰的环境中饲养,另一组在噪声环境中饲养。三个月后发现,不受噪声干扰的白鼠患癌率仅为7%,而持续受噪声干扰的白鼠患癌率高达60%。专家又对白鼠细胞转移接种试验,三个月后发现,不受噪声干扰的白鼠癌细胞转移率高达30%,而受噪声干扰的白鼠癌细胞细胞转移率高达100%。
由此可见,噪声这种无形。、无味、无色的污染,其危害不可低估。消除和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让环境变得幽静一些,成了人们迫切的要求。因此,城镇要致力于园林化建设,让绿树、花草等植物吸收和散射噪声;行驶城区的机动车辆禁止按喇叭、鸣笛;对公园、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禁止随意播放音响;厂矿企业应利用吸声材料、结构来吸收噪声;采用隔声材料或隔音罩将声源与人体阻断开来,力求改善作业环境,车间要安装消音器;工人要加强自我保护,上班应戴环保耳塞。在噪声环境下的作业人员,要平时注意食用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食物,可提高人体对噪声的耐受力,预防听觉器官的损伤,减轻噪声疲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