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共1064家,其中绿色等级414家,蓝色等级498家,黄色等级94家,红色等级40家,黑色等级18 家。当年1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江苏“创新建立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给予肯定。
环保信用评价标准3.0版上线
省环保厅联合省信用办发布《江苏省环保信用体系规划纲要》,建立覆盖环保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处理、共享、应用等全流程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出台《运用信用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监管的指导意见》,苏州、连云港、宿迁等8个设区市也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失信“黑名单”定期公布
在每年对污染源企业进行环保信用评价的基础上,我省将评价范围进一步拓展到环评中介机构、环保咨询专家、环境监理机构、机动车尾气检验机构等环保行政相对人,加强信息采集记录,强化信用评价考核,对不同信用状况的环境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进行分类监管。值得注意的是,环保部门将具有严重环保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
守信受益失信受惩
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坦言,发挥环保信用评价功效,要在“用”上发力,真正让环保信用成为企业看重的无形资产。
去年9月,省环保厅首次公布与差别电价挂钩的国控重点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从优到劣分为绿、蓝、黄、红、黑五个等级,其中绿色企业301家,黑色企业20家,评价等级为红色和黑色的高污染企业,不仅面临信贷难,还会支付比环保企业更高的电费。
与此同时,我省对环保信用评级差企业实施差别水费政策,对被评为“红色”等级企业污水处理费加收标准不低于0.6元/立方米,对被评为“黑色”等级及连续两次以上被评为“红色”等级企业污水处理费加收标准不低于1元/立方米。由于多征收污水处理费对污染企业造成了经济压力,促使企业增加或者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减排效果。仅2016年,就对全省“黑色”“红色”企业征收差别电价1.8亿元。这一做法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环保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处处碰壁,而环保信用等级高的企业不仅可以享受简化环评审批程序、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等激励性措施,在贷款方面也一路绿灯。省环保厅联合省信用办、银监局建立企业环保信用信息共享制度,推动银行将企业环保信用作为贷前审批、贷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截至2016年末,全省环保信用参评企业贷款余额6916亿元,其中环保信用为优秀(绿色)和良好(蓝色)的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达94%,较差(红色)和极差(黑色)的占比仅为1.4%,绿色成为企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吕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