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5 20:20
“隔山打牛”,是中国武术的一种传说,说是可以隔着一段距离用拳掌攻击,将人击倒。
这种功夫其实只是金庸等人艺术笔下的神奇,是否存在并无考证。但 “隔山打牛”这句话,在环境警察这个群体中却有流传,他们的解释是“隔行如隔山,打击环境犯罪。”
环境警察,是个新警种,有的地方还没有,有的地方刚成立仍在探索示范中。
浙江公安走在全国前列,是设立环境警察的9个示范省市之一,我们余姚公安也在2014年底组建起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新设“环境警察”。青年民警孙伟杰就是该大队的一员干将。
“隔山打牛”惩犯罪
一旁协同办案的副大队长周升说,大队刚成立时,办案人员少,包括领导编制共8名,一线办案民警只有3人,而案件涉及环保、国土、食药监等多个政府部门。
“环侦大队侦办的案件,大多很复杂。” 立案难,不具有一般犯罪所具有的受害对象明确、单一特性;取证难,实物证据少,零口供;鉴定难,与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笔迹等传统鉴定事项相比,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涉及行政管理部门多,但鉴定机构数量少,且专业化不强、公信力不足。这些困难都需要民警去克服。
孙伟杰刚调入大队时,就碰到一个零口供的案件。余姚某采石矿被举 非法采集。国土部门初查后,发现案情复杂,涉案人员20多名,涉案金额近亿元,移交公安机关侦查时,证据少,仅有一名法人的笔录和一张过期的采矿许可证。
孙伟杰接手后,发现矿厂是账单销毁、人员遣散、大门紧闭。于是他从110接警平台上查阅交通事故 警单,希望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幸运的是,矿区还真发生一起货运车交通事故。通过警单,他找到一名驾驶员,经过询问和查证,联系上其他驾驶员和会计员,并通过会计员一步步查到货运账单、客户人员、公司股东,案件到此才有了眉目。
“零口供办案是很多环侦案件的办理特点,旁证难找,人家不配合。”孙伟杰说,曾在办理一个非法处理危险废弃物的案件时,由最初的仅有一名旁证,到案件侦破后,做了100个旁证笔录。“旁证人员电话不接、门不开,躲着不见,唯有一遍遍实地走访、蹲守,想尽一切办法,皆为破案。”
“现炒现卖”办难案
孙伟杰今年35岁,2006年浙江农林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做过大学生村官。2009年,余姚市首次面向大学生村官招录公务员,孙伟杰如愿以偿考入公安系统,被分配到治安大队。直到2015年调入新成立的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工作至今,没有环保、化工等专业基础。
“今天接的是环保案,明天可能接的是食品案,后天也许是药品案。因为我们打击的犯罪涵盖食药环多方面。”孙伟杰举例说,涉及土地污染案的污泥就有十几种:电镀污泥、印染污泥、酸洗污泥、铝氧化污泥……涉及食品添加案的添加剂也不少:罂粟壳、孔雀石绿、双氧水、甲醛、吊白块……很多新名词自己都是第一次听说,怎么去办案?唯有边学边做,现炒现卖。
除了紧盯各大部委官 政策,还得了解各大行业法律法规,还要懂得细分行业专业知识,比如重金属超标量检测、危险废弃物认定、假药鉴定……“总之,要学的内容太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新警种带来新挑战,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
“孙伟杰学习劲头足,很珍惜省里组织的各类培训。作为大队的业务骨干,两年来,他主办的重大刑事案件达9起,其中公安部督办案件两起,省厅督办案件两起,宁波市局督办案件一起。”副大队长周升说道,他能面对不同系统不同性质的突发案件,多维度应对,精准打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