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五期:金融股的β和α逻辑或开始兼具

 核心观点:金融股的β和α逻辑或开始兼具
  基本面上,“量”、“利润率”均明显改善,1~2个月内或将迎“价”的改善;流动性上,下沉传导有效、风险偏好仍在改善,整体流动性环境及其指引的基本面趋势对风险资产较友好;资金面上,居民财富向权益资产迁移趋势或已从中长期预期变为短期现实;改革面上,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速,混业经营趋势或逐步明朗,对金融股的β效应和α效应或兼具。配置建议:维持6月以来对大金融的推荐,保持地产后周期可选消费和科技股的仓位。
  基本面:“量”、“利润率”均明显改善,或将再迎“价”的改善
  “量”工业增加值、“价”PPI同比、“利润率”三者共同影响工业利润增速。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4.4%,相比4月的3.9%提速;环比改善幅度比3、4月放缓,但仍大于历史各时段的月度环比变化。5月PPI同比降幅仍在增大,但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已转正为6%,我们认为主要是受利润率提升速度较快、幅度较大的影响:1)PPI与PPIRM剪刀差扩至近十年最大值;2)工业利润率已从2月的3.54%快速修复至5月的5%,而次贷危机后2009年2月~5月工业利润率从最低3.62%仅修复至4.63%,直至8月修复到5.17%。我们预计1~2个月内PPI同比拐点也将出现。
  流动性:信用利差未走阔,反映流动性传导有效、风险偏好仍在改善
  最近一周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仍呈上升态势、处于近2个月高位,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至春节后的最高水平2.9153%。虽然5月中旬至今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但银行-企业间流动性条件仍宽裕,绝对信用利差(3年期3A企业债与国债的利差)未显著走阔、相对信用利差(3年期2A企业债与3A企业债的利差)仍在收窄,反映流动性下沉和传导较为有效,整体资本市场风险溢价降低、资金风险偏好仍在改善。整体流动性环境及其指引的基本面趋势,对风险资产较友好,在10年期国债利率2.8%~3.2%的区间内,无需担心流动性对A股估值弹性的影响。
  资金面:居民财富向权益资产迁移,或已从中长期预期变为短期现实
  最近一周北向资金的流入热度仍高:1)富时罗素纳入A股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步已于6月19日收官;2)但上周北向资金在三个交易日内仍净流入47.9亿。在美国疫情反弹—经济重启受阻—中美利差走阔之下,北向资金有望保持净流入A股的趋势。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方面,6月达1466.82亿份,为2015年8月至今的单月最高值,今年上半年达6996.92亿份,是2018、2019全年份额的1.85倍、1.4倍,达2015年全年份额的53.7%,虽然其中并不一定都是增量进入基市的资金,但仍然反映居民财富向权益资产迁移的趋势,这一利好A股的中长期因素或已变为短期现实。
  改革面:金融供改提速,混业经营趋势对金融股的β和α效应兼具
  6月24日,发改委、商务部发布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券商、基金等外资股比限制;6月27日,财新周刊援引权威人士消息称,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金融供给侧的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并行提速,混业经营趋势或逐步明朗,我们认为:对需求端来说,将改善融资结构、融资质量,对供给端来说,有望缓释银行长期业绩压力、改善券商行业竞争格局;对当前估值仍“躺在地板上”的大金融股来说,β效应和α效应兼具。
  配置建议:继续配置大金融,保持地产后周期可选消费和科技股的仓位
  维持我们6.2 告《战略加配大金融,战术新增双C》和6.15中期策略《第二库存周期和第二科技周期牛市》的配置建议:中国或将进入“第二库存周期”,对应地产后周期可选消费和大金融的配置;中国或已处于“第二科技周期”,对应科技股的持续持仓(中 季重点关注半导体和信创产业链)。
  风险提示:内外疫情反弹风险;灾害天气超预期;中美关系压力显著增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6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