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四个聚焦”争当“执法大练兵”排头兵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 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评审结果,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大练兵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市级表现突出集体荣誉。

嘉兴市以执法大练兵工作为抓手,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全力打造生态环境执法最严市。2020年,嘉兴市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229起,列浙江省第一;处罚款超亿元,列浙江省第二,破获环境刑事案件23起,采取刑事强制107人,刑事打击成效浙江省第一。

一、聚焦政治过硬,铸练兵之魂

充分发挥红船精神起航地的政治优势,以最严的责任、最实的举措、最细的作风,树立红船旁执法铁军新形象。

一是强化党建统领。通过“大手拉小手——省市联动”支部结对共建,与省厅执法处党支部开展学习共抓、人才共育、业务共进、廉政共推,每月定期开展指导交流,共建红船旁环境执法先锋。

二是强化业务学习。全面落实交叉实战练兵,积极开展业务精学、经验互学、邀请教学、送外跟学、案卷评学等“八学八提升”行动,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训,锤炼环境执法业务能手。

三是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八小时外廉洁自律 告、工作日禁酒、党风廉政抽查、反腐倡廉警示等制度;建立《说情打探 告及登记备案制度》,向企业发放《廉政监督卡》,共发放廉政监督卡500多张,倒逼全体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清正廉洁、务实高效。

二、聚焦专项执法,助练兵之精

贯彻“科学执法、精准执法、高效执法”的工作理念,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监督与帮扶并举。

一是紧盯难点痛点。持续开展八轮次打击固废领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线上“坐诊”,对注册登记在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管平台的4140余家危废企业台账、转移联单等情况进行一一梳理,形成重点检查企业名单;开展线下“出诊”,围绕“五全五查”开展全方位排查打击。2020年,嘉兴市共查处涉固废案件305起,占所有查处案件的24.8%;处罚款1051.9万元,占总处罚金额的10.1%。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结合嘉兴实际,积极开展VOCs废气治理和春夏季臭氧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控数据异常企业等“自选”专项执法,出动执法人员14209人次,检查企业6457家次,发现各类环境违法问题206个,立案154起,处罚款1277.8万元。

三是强化重大活动保障。深入开展重大活动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督查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0773人次,检查点位15562个,发现问题1557处,完成整改1478处,保证了重大活动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

三、聚焦联合执法,促练兵之严

建立公安、环保涉案线索联合查、一般案件快速办、重大案件专项打的工作机制,打造浙江省执法最严市。

一是深化行刑机制。依托公安常驻环保联络室精干警力,成立环保公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工作专班,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定期召开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联席会议,明确危险废物认定规则、行政拘留移送等事项。

二是推进联动执法。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轮次,嘉兴市共出动46944人次,检查企业20705家,发现环境问题576个,立案305起,拟罚款2479.8万元。涉嫌刑事犯罪移送公安案件数14件,涉嫌刑事犯罪移送公安人数62人。

三是攻坚大案要案。针对固废危废等重大环境污染犯罪,成立重案组,严查严打。2020年6月,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联合属地公安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联合调查,成功侦破“6.11”特大跨省非法倾倒近1.8万吨固废污染环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6名。

四、聚焦创新监管,提练兵之效

深化问题发现机制,开发建设“三大十招”智慧平台,实现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发现上 和快速处置,不断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一是问题发现社会化。将环境污染问题巡查纳入基层 格员职责范围,实现问题发现的 格化全覆盖;招募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1366名。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 奖励办法,最高奖励50万元。

二是问题发现智能化。积极推进非现场执法监管,优化环境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站点建设674个,企业产治污设施工况自动监控系统建设1065家,推进视频监控、自动监测数据、运维信息、企业生产和治污设施工况有机结合、关联分析,为执法查处提供精准线索,2020年以来共查办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案件8起。

三是问题解决系统化。建立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手段发现的问题库,按“十招”及“污染类型”、“完成期限”进行数据查询,实现对环境问题的精准分析、统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1年7月12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