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了广州市民生活安全观感分析的民调 告。近年来,广州致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州。
该 告根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近年开展的相关民调,从疫情防控、社会治安、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社会保障、消费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市民的生活安全观感变化特点。
疫情防控工作获肯定市容卫生评价较好
调查显示,市民对本地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满意度达96%。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主动、及时、高效、权威、全面发布疫情防控最新信息,以“快、严、实”的硬措施打赢了疫情保卫战,获得市民一致的好评。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民对市容卫生提出更高要求。从202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对“市容卫生”的满意度较 2019 年上升7个百分点,至70%。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加强市容卫生管理、整治工作成效明显,获市民认可。
社会治安获好评但交通秩序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调查显示,市民对“社会秩序”评价改善明显,满意度较2019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为 86%。
具体来看,这些年广州对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市民普感社会治安环境平安稳定,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评价首次达 90%,较2019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
交通秩序方面,市民满意度不足五成,为46%,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不少市民认为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大量上路,严重扰乱交通秩序。72%的市民反映近年电动车违章乱象更多了,比例较2018年上升 17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中心城区市民表示出行安全因电动车受到极大的威胁。2021年民调显示,中心城区中17%的受访市民表示出行安全受到过电动车的威胁,反映出电动车交通事故持高发态势。其中,5%的人明确表示自己遭遇过电动车引发的交通意外并因此受伤;7%的人表示遭遇过类似意外、没受伤;5%的人表示遇到过危险,几乎发生交通意外。
生态环境评价持续改善但噪声扰民问题仍突出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效与市民切身感受息息相关。从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感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较 2019 年上升 7 个百分点,至 75%;而不满意度降至 4%。从各城区来看,外围城区市民对“生态环境”评价改善最为明显,满意度较 2019 年上升了 13 个百分点,至 76%;而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区的满意度较 2019 年上升了 6 个百分点,分别至 77%和 71%。
但相关民调显示,市民对声环境满意度为 61%,与“生态环境”评价相比显著落后。不少市民反映,与空气、水环境相比,噪声扰民问题越来越普遍了。追踪民调显示,噪声扰民的老问题越发突出,2011 年民调中“施工装修的噪声”等污染老问题的存在比例均不超过七成,而2021 年的存在比例均达七成及以上。此外,车辆乱鸣笛、广场舞噪声扰民等新问题的存在比例亦均达七成及以上。对此,受访市民期盼相关部门能以“攻坚”的魄力,坚决整治噪声污染问题。
社会保障评价虽有改善但低收入人群评价较低
市民对“社会保障”评价较好,满意度较 2019 年上升 7 个百分点至 67%,不满意度降至 5%。从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来看,虽然低收入人群的满意度较 2019 年相比上升了 6 个百分点,为 51%,但近三年来较其他收入人群仍低了 15 个百分点及以上。
消费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评价虽有所改善,但互联 时代下的新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民调显示,市民的消费、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观感有所改善。与 2019 年相比,“消费安全”的满意度上升了 5 个百分点,至 68%;“个人信息安全”评价显著改善,满意度上升了 14 个百分点,至38%,不满意度下降了 14 个百分点,至 23%。
但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 让生活更方便的同时,在消费、个人信息等方面也给市民带来了安全隐忧。2021 年民调数据显示,近九成的市民认为手机支付使用方便,但认为其使用安全的比例却不到六成。由此,市民反映相关安全问题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同时,市民“个人信息安全”评价较差,满意度仅有 38%。从不同学历人群来看,本科及以上人群评价最差,满意度仅为 28%,相较于其他学历人群低了 10 个百分点以上。(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责编 | 柳卓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