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IT 和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 (PNNL)的研究人员却发现,混凝土墙壁中的微量元素,以及宇宙射线发出的低水平、无害的辐射,却会足以引起这种「退相干」现象的发生。
……”
关于量子计算机易受干扰和多噪声的问题,我早就谈到过一些,尤其是越孤单的粒子个体产生光量子过程中,越难以抵抗干扰而保持住绝对的纯净。
为什么有这个推论呢?在于我的新原子结构理论,即,所有的原子并不是一个绝对固定的结构形态,不仅所组成的粒子是运动的,而且原子中外围粒子也和环境中的暗物质粒子存在动态平衡式的交互作用。当然,这一理论观点可能是非常令人难以理解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就是这样的情况。
原子组成中的外围中性最小微粒子,始终同环境存在着交互作用,这方面观点我前面友圈中实际上已经描述过了。当然,这一观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暗物质的性质完全决定了这种客观存在。
我曾经有一种奇妙的设想,暗物质是否可以加热,或说负载上一定能量呢?这个想法确实很大胆,似乎也没有人这样提出过。不过,我确实认真推演了一下这方面的可能性,最终确定暗物质完全可能被加热赋能,但是必须借助可见物质才能实现。
我们的可见物质,实际上是密度很高而相对比较稳定的暗物质粒子的集合体。之所以结合在一起,就是可见物质中的粒子具有能量层次性,其核心极为不易被破坏掉。原子中的内核极小,是最低能量的微小中性粒子紧密堆集,紧接着是次最低能量微小中性粒子按大团簇单位以小间隔分离方式包被,再次是低能量微小中性粒子按较小团簇单位以较大间隔分离方式覆盖,……如此,近似洋葱结构,直到原子的最外层以微小中性粒子按极小团簇单位以最大间隔分离方式覆盖。
实际上,环境中暗物质粒子的能量都比原子最外层粒子能量略大,当然也有近似一样的,不过分布区域并不均匀,密度极低。环境中略高能量的暗物质粒子不断在同可见物质原子的外围至微中性粒子交换,但并不会与原子深内层的至微中性粒子发生交互运动。暗物质粒子不能破坏原子结构的道理也在于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有趣的概念。正是如此,暗物质的加热负能便可以通过原子来进行。原子获能,首先是最外层最小团簇至微中性粒子变得十分活跃,这就必然对环境周围出入原子外层的暗物质粒子有重要赋能作用,使得出原子外层的暗物质粒子能量增高。同样地,当我们冷却原子时,也一同可以冷却原子周围的暗物质粒子。这种交互作用对于保持原子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当然,对原子周围暗物质粒子具体赋能方式,我们以后再研究这个问题。
我想再强调一下我上次谈过的一个观点,就是暗物质粒子的密度决定可见物质的存在形态。也即是,原子种类(以每一个不同核素的原子为计)是与暗物质分布密度高度相一致的。我始终坚持认为,环境中的暗物质粒子和原子外围的至微中性粒子完全是同一类粒子,存在相互勾通交换的的能力,即交互作用。如果暗物质粒子密度过低,则很难形成同等暗物质粒子活跃性下的较大结构的元素原子,因为高能态的原子中的中性至微粒子团会自发辐射到环境之中。如果暗物质粒子密度过高,则很容易形成较大结构的元素原子,许多欲向外释放中性至微粒子的结构就会被抑制。这种情况完全是由环境中的暗物质粒子与原子中外围的至微中性粒子的交互作用所决定,形成了原子结构与环境暗物质粒子交互的充分饱和状态。那些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实质上就是由这方面的机制所造成的。
事实上,可见物质的存在形式,形成什么样的元素原子(包括所谓超核素原子)都是与暗物质粒子分布相一致的。这种情况,正如我们配菜放盐一样,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当然是一个并非完全绝对固定的量,微小波动也是存在的。不同的星系,甚至不同的恒星都保持着自有的暗物质粒子分布密度。宇宙中恒星外围元素的存在,由于完全处于冷却和暗物质粒子分布减少的环境之中,造成了原子与暗物质粒子之间的交互活动大大减少,从而确保了在这些空间区域中可见物质结构的充分稳定。实际上,这同样是交互作用形成了原子结构在低能量范围中的饱和状态。正因为如此,宇宙中也才具有众多的游离氢,而不是更重的核素在那里飘移。这完全由宇宙星际空间暗物质粒子分布密度极为稀薄和赋能较高所决定。
附带说一个推测,以我们人类乘坐宇宙飞船行进到其它星球为例,如果想要飞出银河系,从暗物质密度分布及同可见物质原子存在的交互作用来讲,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甚至无能为力。因为生命保障能力将会十分复杂。现在宇航员在地球外围的空间站长期停留,就已经观察发现到一些不可明状的现象,我认为可能就存在物质原子的极度缓慢变瘦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我们制造量子计算机,将量子器件置入可以冷却到最低的环境之中,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获得周围环境得到同步冷却的结果,无法屏蔽环境中那些较高一些能量的暗物质粒子的撞入。实际上,量子计算机被环境干扰还涉及到光量子的产生机制,否则,环境暗物质粒子所形成的量子噪声就不会影响到光量子的性状了。
就光量子的产生而言,要想控制到一个又一个单光子按人工设计有秩序地产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使用绝对单个的光子去激发原子,也只可能获得比其能量略小的一个光子,但同时还会有衰减到甚至不可测的光量子发生。这种情况极象从高处直接抛出一个弹球到硬地板上一样,弹球会返回到一个接近的高度,再落下之后又返回到更低高度,弹跃高度逐步减小,至到最终停止跳动状态。一个单光量子对一个原子的作用结果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即便没有环境干扰,量子计算机本身也有这方面的噪声问题。
这些问题,以后再议好了。
相关资料参考 http://t.cn/A64cA21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