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烦人的噪音,我有办法了!

总有一部分人,对外部环境变化尤为敏感,公交中,地铁里,飞机上那些嘈杂的引擎声、婴儿哭闹声,甚至是乘客的交头接耳都能让他们引起不适。是不是真的拿那些烦人的噪音完全没有办法?如果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又该如何自处?

在众多对抗噪音的办法中,降噪耳机估计才是效果最显著、最快捷,也是更多人愿意选择的一项。而在万千降噪耳机中,BOSE的QC系列估计已是公认的降噪王者,无论是有源的QC20,还是无线头戴的QC35都有大批忠实拥趸,而今天我们要讲的Bose QC30亦是如此。

这个QC有点不一样

由于之前用过许多QC系列耳机,当我第一次看到包装盒上的”QuietControl”字样时,也产生了怀疑:设计师是不是打错字了?不应该是”QuietComfort”么?

当然,这只是笔者一个搞笑的脑洞。那么,它为什么敢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只因,它是一副降噪可控的耳机。虽说降噪可控制功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我用过的QC35II上也有相似功能(可调节高、低、无三档降噪)。

然而,QC30的降噪调节方式并不是所谓的”场景模式”的切换,也不是智能的、自动的环境识别优化。而是更简单直接的、更人性化的,通过物理形式的档次切换调节。更重要的是,降噪档次竟细分到11层,这些在其他降噪产品中是鲜有的。

可以看到,在线控侧边设有两个小按钮,用于调节(增减)降噪档次。由于键帽棱角分明,在盲触体验中,并没有出现错按或是摸不准键位的情况。

当然,我还发现搭配Bose connect APP使用,操作与显示会更直观一些。滑动屏幕上的圆弧,即可快捷增减降噪程度。

人性化的降噪控制

关于11层的降噪调节,顶级档次(11级)效果自然是是最显著的,也不会产生过分降噪后的深邃空幽的割裂感;底级档次(1级)呢,对周遭的环境声仍有一些感知,是那种不必增大音乐音量便可减少部分噪音不适感的档位。

当然,中间还有多级档位适应于其他类型的使用情况(视场景、使用者而异)。在飞机、高铁上,你大可让QC30″不遗余力”地发挥功效;相反,在相对安静的办公室,中档位便足以屏蔽隔壁同事的敲击键盘的声音;而低档位的降噪则更适合一些休闲场景,如图书馆看书、逛街购物时,既可聆听小音量音乐,又不会因外界一些细微的噪音而扰乱美好的听歌心情。

总的来说,QC30的降噪分级与控制让人满意之处在于 “人性化”,这是一种技术和用户关系的协调。也因此,QC30能更有效地应对更广泛、更多样的使用场景。

在音质方面,很多人以为入耳式的QC30不如头戴全包耳的QC35,但个人认为,当你打开降噪之后,此间的丝毫区别几乎小的不可见。声音风格上,继承了BOSE一贯重低音特色,声场开阔,声音有力,量感充沛。试听一首莫里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那种激烈的鼓点带来的节奏感与酣畅感真是值得竖起大拇指。

舒适佩戴源于人体工学设计

Bose QC30采用了目前流行的项圈式设计,配上沉稳雅致的纯黑配色,商务范儿十足。由于大部分硬件(电池、电路板等)集中在项圈区域,因此整机的重量很好地被分散至肩膀位置,所以在佩戴时不会为耳朵增加过多负担。

加上项圈外壳被亲肤材料包裹,弧度适中且吻合颈部轮廓,所以佩戴起来十分舒适。而且那种亲肤感,是柔顺贴合的,而不是油腻粘乎的,即便是身体冒汗的情况下佩戴,也不会产生浑身不自在的感觉。

作为一款BOSE家的入耳式耳机,自然是少不了标志性的鲨鱼鳍耳塞,质地亲肤有弹性,又符合人体工学贴合耳道。我试着戴上QC30听了大半天的音乐,耳朵竟然也没有出现胀痛感,这一点还是十分值得表扬的。

小结

面对不同的噪音环境,Bose QC30都能用人性化的降噪调节来化解问题,将控制权还给用户,这便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最成功之处。而其他一些小优势,如舒适的佩戴体验的加入更是锦上添花,难怪这么多人选择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3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