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 道——《督察回头看 见长江受伤害》。节目曝光了几起长江流域地区破坏生态环境事件,这其中就有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向雨水管道排放高浓度有机废水问题。
《焦点访谈》:督察回头看 见长江受伤害
监守自盗
打着市政作业的“幌子”偷排废水
贵州省遵义市的新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负责遵义播州区及周边区域的生活垃圾处理。
△ 池子里乌黑发臭的污水为渗滤液
污水池中乌黑发臭的污水为渗滤液,是填埋场在垃圾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冲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危害性极大,也极难处理。渗滤液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如果直排进入外环境,极易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渗滤液排入雨水管道 流入河中
为节省成本 相关部门有组织偷排
据悉,渗滤液的处理成本非常高,是普通城市污水的数十倍,一些处理机构为节约成本,就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偷排。
为掩人耳目,播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属的环卫人员穿着工作服,把垃圾渗滤液拉到几公里外的公路边处理掉。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进行“正常”的市政作业,不会产生任何怀疑。
在遵义市政府的 站上,播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的职能是负责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监督,明知道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却有组织地偷排,这明显属于监守自盗。
通过雨水管道倾倒垃圾渗滤液上万吨
经调查发现,每天有十多辆槽罐车在向这个特定的雨水管道内运送渗滤液。以每车额定装载10吨计算,每天向雨水管道倾倒的垃圾渗滤液达到几百吨。
督察人员表示,垃圾渗滤液排到沟里,浓度有多少,要看是否下雨。如果不下雨,浓度可能要达到每升上万毫克。纯黑的水如果直排到环境里,危害非常大。
现场取样监测结果显示,倾倒的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为14000mg/L,氨氮1620mg/L,分别超标280倍和200倍。
经过生态环境部督察人员调取数据和询问核实,遵义市播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组织1530车次向城市下水道倾倒共15300吨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这些渗滤液最终进入乌江,而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
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倾倒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给乌江乃至长江带来的影响无法估量。
遵义市播州区委、区政府最新情况通 :
违规处置渗漏液,遵义市播州区一局长停职,一副局长免职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遵义督察指出播州区垃圾填埋场违规处置渗漏液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播州区委常委会于12月14日研究决定: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涂永发停职处理,免去郭方红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职务,免去杨民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理科科长职务。由区纪委、区监委对相关责任人员开展调查,根据情节和影响依纪依规作出处理。区委常委会明确:正视问题,加快整改。在对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前期整改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推进整改工作,坚决按规定时限整改到位;同时,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扎实抓好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监督。
中共遵义市播州区委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15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