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广阳区境内六干渠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有的沟渠堆积了不少垃圾,恶臭扑鼻
六干渠万庄镇侯孙洼村段,几户居民的房屋边上就是黑臭的水渠。“这就是一条臭水沟。我1984年嫁到这个村,这条渠一直这么脏,夏天更臭。我们都盼着水能变清呢!”抱着孙女路过的一位妇女说。
另外,对于六干渠旁边村庄污水直排问题,于建全解释说,六干渠的功能就是排涝和排污。近年来把村街通往干渠的大部分排污口都堵死了,每个村街只留一个排污口,这附近没有工业废水,排放的都是群众生活污水,今后将进行管道并 ,统一排入污水处理厂,不再排入六干渠。徐静华表示,随着下一步广阳的城市建成区扩大,一些村庄将会纳入,六干渠等河渠的治理力度也会提升。
廊坊市广阳区境内六干渠水体呈墨绿色,臭味扑鼻。
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措施落实不完全到位,存在整改销号把关不严问题
按照河北省整改方案要求,廊坊市在六干渠下游和八干渠益民道泵站位置,各建设了1套应急处理设施,2套设施于2016年6月建成并投运。廊坊市在对废水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建设了凯发清泉二期污水处理厂和铁路北污水处理厂,以提高城区污水处理率。
今年6月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对河北开展“回头看”发现,上述2座污水处理厂直到今年5月才进水调试,但廊坊市建设局于2017年底就停止了应急处理设施运行,造成今年1月至4月城区每天约有4万吨污水直排八干渠等河道。
对此,市建设局局长张海川说,这两个应急站主要是为了消除黑臭水体。2017年,他们花了3000多万元对八干渠河道进行清淤等治理,当年监测数据达标了。这两个应急处理设施一天花费五六万元,他们想着污水处理厂也快建成运行了,所以就停了。
市建设局副局长郝克耕补充道:“还有一个现实情况是,当时应急处理站合同到期了,再进行招标、走程序,可能手续没办完,污水处理厂就建成通水了。所以应急站就停掉了,出现了一个空档期。”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整改到位才能进行销号。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调查发现,在凤河西支、龙河治理上,廊坊存在整改销号把关不严的问题。
在今年1月廊坊市人民政府销号确认表及廊坊市建设局、环保局分别出具的验收情况登记表中,整改完成情况一栏显示:“2017年底,市主城区铁路北污水处理厂、凯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万庄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调试”。但实际上,截至2017年底,上述污水处理厂处于基础建设过程,直至2018年5月才正式通水调试。
“2017年底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成了,但菌群冬天没培养起来,所以直到2018年5月才通水。当时确实没有达到销号水平。”张海川承认销号存在问题。
在凤河水体达标方案的制定印发时间上,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4月制定印发了《凤河水体达标方案》,但在廊坊市销号台账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今年1月递交的验收情况登记表称“已编制并印发《凤河水环境治理达标方案》”,存在时间不符的问题。
此外,廊坊71万立方米河道清淤工程和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还未实施,凤河多个治理项目直到今年才启动实施,整改滞后。
跨界河流污染治理,须上下游协同
按照河北省整改方案要求,龙河、凤河西支整改目标为:到2018年,龙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凤河西支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环境监测结果,龙河下游入天津市的大王务断面2016—2017年水质均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其中2017年总磷浓度较2016年监测浓度升高,但出境大王务断面总磷浓度明显低于北京入境三小营断面。凤河西支桥断面2016—2017年水质为劣Ⅴ类,其中2017年总磷浓度受上游来水影响,比2016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冯学军说:“廊坊治水的历史欠账比较大。去年在治理工程上加大了力度,30家工业园区全部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是前几年的几倍。现在水质总体是改善向好的,到明年水质会有大的提升。”
冯学军表示,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水质标准一般是“一级A”,按照这个标准,排出的水仍然是劣Ⅴ类。廊坊已经和北京对标,采用了更高的“京B”标准,投资翻一番都不止,建设和运营成本都大幅增加。
对于龙河、凤河西支下一步的治理,廊坊市多个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会继续加大力度,但他们也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龙河、凤河基本没有地表径流,汇水主要为上游城市尾水。两条河均是跨界河流,跨界问题加大了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治理水污染,才能让河流变得越来越清。“我们希望与上游城市和下游城市一起来制定目标值,但是因考核要求不同,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冯学军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