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升级版垃圾分类实施首日,7岁男孩上阵担当小志愿者

◎扔

日常接触较少的垃圾分类“有点难”

呼家楼北里社区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半开放式的老旧小区,共有34栋居民楼,四个平房院。该社区常住居民近三千户,约有一万人,流动人口约1800人左右。

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书记殷金凤介绍,自2006年起,呼家楼北里社区就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广垃圾分类示范户,实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模式。她介绍,目前,社区共有45组分类垃圾桶。

志愿者在帮助居民分辨垃圾分类。

5月1日上午十时许,在呼家楼北里社区的一处垃圾投放点,一名社区居民提着一袋子菜叶,在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指导下,该市民将垃圾投放至垃圾桶内、将塑料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

苏女士表示,那些着重宣传的基本类型的垃圾,她都已“熟稔于心”,“常见的生活垃圾现在分类不成问题,我已经很熟它们是哪类垃圾了”,相对有些难度的是日常接触比较少的垃圾,“就那种不总扔的垃圾,整理的时候就有点犯难,还得提前查一查。”

苏女士说,之所以她对垃圾分类了解得较为细致全面,是因为她经常看垃圾分类相关的新闻 道,“看得多了自然就了解了,然后也就接受了,我建议哪些有点‘抵触’垃圾分类的市民多看看相关新闻 道,时间长了就会分类了。”

◎查

父母带孩子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

垃圾分类下,如何扔好垃圾是一方面,如何监督好居民扔好垃圾是另一方面。

除了以居民为主的志愿者之外,殷金凤介绍,社区还聘请了第三方公司为社区提供垃圾二次分拣服务。

“目前我们社区大概有98位垃圾分类的居民志愿者,大概有7名聘请的垃圾二次分拣员。”殷金凤介绍。

“如果恰巧碰到来扔垃圾,有分错了的居民的话,我们会主动上前指导,告诉他们该怎么分类。”李延侠说。“从我的经验来看,现在大家最容易分错的还是厨余垃圾,有的时候很容易将厨余垃圾混扔到其他垃圾里。”

李延侠表示,从去年年中开始,其便作为垃圾分拣员在这个社区工作了,小一年的垃圾分类工作让她看到了居民垃圾分类的“进步”。“最开始,作为垃圾分拣员工作还比较繁重的,每天都有比较多分错的垃圾,现在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分错现象越来越少了。”

除了垃圾分拣员,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还在垃圾投放点附近安排了居民志愿者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

“现在大家垃圾分类有比较高的热情,很多人知道垃圾分类之后,不知道哪些东西怎么分的话,都会主动来找我们问,这让我们还挺有自豪感的。”贺淑琴。

社区中除了“普通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之外,还有带着孩子一家“齐上阵”的。

◎运

四色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全市已喷涂完成45台

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清洁车辆场副场长杜永旭介绍,该清洁站之所以叫“密闭式”,是因为所有的垃圾装载设备均为密闭形式的,包括排水口后边全为封闭。“目前,此处方圆两公里左右的垃圾都可以运送到此处。”

杜永旭介绍,这栋垃圾楼1998年便建设完成,后来一再“更新换代”。“像我们去年,就增添了新风系统,就是为了处理垃圾楼内部的味道。”

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设施处副处长刘贤正介绍,为配合垃圾桶的四色,按照统一部署,全市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也将陆续对应被喷涂为蓝色、绿色、灰色和红色,“一种颜色对应一种垃圾,此外,车辆外部还刷上了统一的LOGO(标志)。”

刘贤正介绍,目前,全市多个区已开始进行了垃圾运输车辆喷涂工作,目前已喷涂完成45台车。

刘贤正表示,目前,北京全市约有8000台运输车辆,下一步,将每周有序安排喷涂工作。此外,还将对小型垃圾收集车辆进行优化,进行密闭性处理等。

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副主任兰澎介绍,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朝阳区已完成全部43个街乡的35000个垃圾桶、3000余辆三轮四桶车、1600多个公示栏等物资配备工作,物资配备全部到位。目前,朝阳区有劲松等13个街道已通过或接受市级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验收工作,有30个街乡通过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开展着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创建。

兰澎表示,从近期工作来看,朝阳区环卫中心将组织对全区284个垃圾楼的环境卫生进行打扫,保证垃圾箱、垃圾运输车的洁净,无异味。“运输过程中不能有遗撒,要做到应收尽收、及时清运。”

此外,兰澎介绍,下一步,朝阳区将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制定对垃圾楼、垃圾车的涂装改造方案并加快完成129座垃圾楼改造以及今年车辆采购任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