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过好人生,关键在于消除噪声,聪明的人都具备这三个秘诀

你有没有在商家的鼓吹下买下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暂时不需要的物品,却在商家或者是带货主播的“套路”下买了回来。

更多的时候,这种“被套路”我们甚至感知不到,直到最后还觉得购买这个行为完全是自愿的,完全是因为自己有需求。然而,殊不知我们的大部分需求都是被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会上当呢?难道我们缺乏判断力和理智吗?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新书《噪声》中提到了影响决策的新概念——噪声,可以说,哪里有决策,哪里就会有噪声。而商家的这种套路对我们理智购买来说就是一种噪声。

噪声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干扰着我们的生活,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严重降低了效率,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我们的生活一团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识别噪声、远离噪声、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先让我们从一个四十多年前的科学研究说起,认识一下噪声这个新伙伴。

01什么是噪声

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最后的防线,因此,多数人都觉得法律是公平的、公正的,然而,有一项社会研究的结果却令所有人大跌眼镜。

1974年的时候,美国有个法官弗兰克主导了一场大规模研究,研究针对的是不同的法官对同一个案件会作出的判断有多大差异。

研究召集了50名法官,并且将一些虚拟案件给了这些法官们,让他们做出独立判决,并且形成各自的 告。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法官做出的判决差异巨大,量刑差别令人震惊。一个毒贩的量刑从1年到10年不等,一个抢劫犯的量刑从5年到18年不等;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经过讨论,居然有高达80%的案件都无法达成一致的判断。

也就是说犯罪程度相当的两个人,只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不同的法官,就会得到不一样的量刑。而这件事情几乎无法预测,丹尼尔就把这种无法准确预测的误差称之为是噪声。

比如说,去医院遇到不同的医生也许会得到不一致的答案;和甲方公司不同的人员谈同一个项目会有完全不同的标准;去专利局申请专利的时候,不同的审查员也许给出不一样的结果……

不得不说,噪声就像是空气一样,它无处不在,却又很难感知。

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噪声是难以预测的误差,那么,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噪声这么难以预测?

替代偏差指的是我们常常会用一个简单问题代替另一个复杂问题,来降低自己的回答难度。比如说,当有人问你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时候,你会如何回答呢?

是不是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把“对生活是否满意”这个问题偷偷替换成了“我现在的心情好不好”呢?

对生活是否满意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很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工作、生活、人际、社会、收入、财富、地位、名誉等等;看起来这是一个比较不好回答的问题,但是当我们的大脑偷偷将这个问题变成心情好不好的时候,这个问题似乎就很简单了。

这种做法就会带来替代偏差,从而进一步影响后续决策。

结论偏差指的是我们常常依照自己的结论去寻求答案。比如说当你看到一个相貌端庄、举止优雅的人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先行下了一个判断,认为他是个好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接触中,你也许就会不自觉地寻求他是个好人的证据。

这样的偏差就叫做结论偏差,也就是说我们通常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预判去找合理的解释。

过度一致性偏差指的是我们依据很少的信息快速得出结论,并且很难改变这个一致性印象。比如下面的两组词汇:

  • 聪明 执着 狡猾
  • 狡猾 聪明 执着
  • 通常来说,我们看到第一组词汇的时候对这个人的评价会比第二组词汇来的更加积极正面,这就是因为在看到第一个词汇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得出了一致性结论,不管后续看到的是什么,这种一致性很难被打破。

    替代性偏差、结论偏差和过度一致性偏差这三种偏差一起造成了噪声。

    03利用决策卫生,克服噪声影响

    我们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那么,你知道自己洗手的时候究竟去除了哪些种类的细菌吗?

    我们当然不知道了,但是我们知道的是,通过洗手这个动作,我们能够避免细菌带来的伤害,从而让自己最大程度保持卫生和健康。

    决策卫生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噪声是很难准确辨别和预测的,但是通过一套高效合理的决策手段,我们同样可以避免噪声带来的伤害。这种高效的决策手段,我们就称之为是决策卫生。

    要想做好决策卫生,就要针对噪声产生的三个方面——替代偏差、结论偏差和过度一致性偏差进行合理地规避,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做好判断指南,规避替代偏差。

    替代偏差让我们常常用简单的问题替代复杂的问题,从而产生错误判断。因此针对替代偏差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判断指南。

    比如说,针对不同医生对于疾病的主观判断的不同,就应该规定做血液检测或者是影像拍摄,用客观的证据来避免主观的判断,判断指南越详细,偏差就会越小,决策就会越准确。

    第二、做好独立判断,规避结论偏差。

    结论偏差是因为我们预判了结论,从而去寻求和结论对应的证据,因此想要规避结论偏差带来的噪声,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预判,不要率先得出结论。

    正确的做法是对每一个信息都进行独立判断,之后再把这些独立判断进行汇总。

    对于群体决策来说,也是一样,如果进行群体决策的话也应该让每个人都进行独立判断,然后汇总大家的判断,一起做出决策,独立判断才可以更好发挥群体智慧。

    第三、做好信息排序,规避过度一致性偏差。

    过度一致性就是“先入为主”的表现,最先被接收到的信息对我们影响最大,而且很难被后面接收到的信息改变。

    因此,要想规避过度一致性偏差带来的噪声,我们就要做好信息排序,限制使用直觉。要知道,信息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杂乱的信息反而来来错误的判断。

    做好判断指南、独立判断和信息排序,就可以做到决策卫生,从而在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做一个聪明人。


    我是小鹿,陪你终身成长,关注我,一起读更多好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1年9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