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折腾迎广肖邦的过程中,深受风扇噪音困扰,在搜索解决方案的时候无意中了解到了被动散热机箱。
虽然给肖邦电源更换猫扇后噪音减小了许多,但是想尝试0噪音被动散热机箱的这个念头自此一直在脑子里萦绕。
最近媳妇产假到期复工,因为单位的电脑临时调整,暂时把我办公室的笔记本电脑给拿走应急了,所以还需要再搞一台能上外 的电脑使用。
本来想过用把刚组好的迎广肖邦二奶机拿去办公室用的,但是办公室常年开窗灰尘较大,这种洞洞流的主动散热itx主机简直就是吸尘器,懒得隔三差五的给散热器清灰。
这时候又想起了当时了解过的turemetal UP3这款被动散热itx机箱,无风扇的设计除了可以保证静音效果外,由于无需风扇组件吸入空气,防尘的效果也更加优秀。
但是turemetal机箱本身就要1388元,加上DC-ATX电源、电源适配器,换机箱的成本要在2000往上了,感觉性价比实在不高。。。
再后来搜索被动散热机箱时候看到了适配nuc8和nuc10的小机箱,价格相对turemetal机箱来说便宜了许多,并且不用另购电源了。
恰逢现在小黄鱼上NUC8i5BEH价格到了新低,1600元就能买到全新带发票的机器,四核八线程i5-8259U的性能比i3-8100还要强,在办公室轻度使用性能完全足够了。
于是最终决定入手NUC8i5BEH+被动散热机箱的组合试试,满足下自己的好奇心。
实测给NUC8i5BEH更换被动机箱改造完成后,静音效果和散热效果出奇的满意,所以赶紧把改造过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有同样需求的同学。
改造使用的配件
1.NUC8i5BEH,闲鱼购入,全新未拆封带电子发票,价格1600元。
本次改造使用的这款机箱支持NUC8代与NUC10代,由于NUC8代使用的Iris Plus Graphics 655核显比之后发布的9代、10代nuc使用的UHD630核显性能要强一倍多,并且担心i7版本散热压力较大,所以最终选择了NUC8i5BEH这款能加装2.5寸 sata硬盘的豆子峡谷。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i5的豆子峡谷分为NUC8i5BEH(厚版)、NUC8i5BEK(薄版)、NUC8i5BEHS(青春版)三个版本。
NUC8i5BEH和NUC8i5BEK都使用了i5 8259U,只不过NUC8i5BEH相较于NUC8i5BEK多了一个2.5寸SATA硬盘的安装位置,同时整机厚度高了一点点。
NUC8i5BEHS青春版就完全不推荐了,CPU由i5-8259U改为i5-8260U,核显由Iris Plus Graphics 655改为UHD Graphics 620,在核显方面大为缩水,个人感觉属于鱼目混珠的存在。
前几天已经发布了这个豆子峡谷的简易使用体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下:
如果不放心小黄鱼货源的话,还可以从京东自营渠道购入,价格么就贵了一些了:
intel 英特尔 NUC系列 NUC8i5BEH6 台式机 酷睿i5-8259U 核芯显卡 黑色
2.第三方被动散热机箱,淘宝购入,649元。
在某宝搜索NUC8适配的被动散热机箱时,发现市面上貌似只有两款。
一种是Akasa大厂出品的机箱,分为标准款与超薄款,价格均为850元左右:
左:标准款 右:超薄款
但是Akasa的机箱无论标准款还是厚款,相对NUC8本身的体积来说,尺寸都有些过于大了,最长边都在24cm左右:
左:标准款 右:超薄款
另一种机箱就是本次购入的个人爱好者独立设计的机箱,生产数量较少:
讲道理这个顶盖散热孔的设计和turemetal好像。。。
从店家给的尺寸图上,发现这个机箱只在横向长度上比nuc8本身长了几厘米,未装脚垫时的高度甚至比NUC8本体还要薄一些,在便携性方面并没有牺牲多少,尺寸优势明显。
店家宣称的温度表现如下:
看了店家在B站发的满载烤机测试视频后,感觉这个温度表现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比NUC8自带风扇的表现都要好了。
于是综合便携性、价格、散热表现,最终入手了这个机箱使用,顺便购入了用于安装SATA硬盘的配件,实际测试的表现也确实如卖家说的似的很棒。
3.无线 卡连接线
这个无线 卡的连接线是和minpcie转NGFF 卡转接板一起买的,本来想给老电脑升级用,结果提前用到了这里。
机箱卖家附送的配件包里已经包括了三条可以内置在机箱里的贴片天线,追求便携的同学可以不用和我一样另行购入,以免在机箱尾部多出凸出的 卡天线接口:
我自己是为了在办公室固定使用时信号能更好一点,所以选择了这种外加外置天线的方案。
4.铝合金脚垫
机箱店家默认提供的脚垫是橡胶材质的,比较矮,店里还提供了额外购置铝合金脚垫的服务,不过要额外多交20块钱。我买机箱的时候忘了问店家了,于是在将机箱更换完成后又从极致猫家自行购入了4枚铝合金脚垫,价格也是20元。
实测自己购买的这个脚垫和被动散热机箱不是很搭配,尺寸略微大了点,并且脚垫的光泽与机箱有明显差异。
颜值党选购的话记得找机箱老板买他家自己配的铝合金脚垫哈。
机箱介绍及简易开箱
在此先介绍一下这个机箱的结构和散热原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这个机箱大致的原理是将铝合金材质的机箱本体作为一整个散热器,来给CPU进行散热。如果说普通的机箱结构,是散热器装在电脑机箱里的话,这种被动散热机箱就是电脑装到散热器里了。。。
CPU产生的热量由两个渠道散发出去,1是由四根弯热管传导至机箱两侧的散热鳍片上,同时每个鳍片下方还有一条直热管来对整个鳍片进行均热;2是固定热管的紫铜扣具和顶盖可以直接接触,从顶盖处也可以辐射出一部分热量。
SATA硬盘的安装方式是直接粘贴到机箱底盖上的,通过调整热管固定扣具的尺寸,配合额外购置的安装零件与主板进行连接。
如果使用店家附送的贴片天线的话,天线也是要粘在底盖上的。
与原装机箱的更多差异可以参考店家给出的 介绍:
拆开包裹后,店家发来了一大包零件,实际汇总如下:
默认配件包中包含以下配件:
- 机箱上盖板*1;
- 左右散热鳍片*2;
- 前面板*1,后面板*2;
- 塑料材质底板*2,其中一个可以安装4010小风扇对NVME硬盘吹风;
- CPU上下扣具*2,一个接触CPU,一个接触顶盖;
- 热管*6,热管固定扣具*4;
- 贴片天线*3,醋酸绝缘胶带*2,橡胶小脚垫*4;
- 螺丝若干包,六角扳手一枚,每种用途的螺丝都分开包装,并贴了标签;
- 信越7921橡皮泥硅脂一支。
还有我花49元额外购置的SATA安装配件,包含半高的热管扣具一个,SATA硬盘连接线一套(讲道理有些贵了)。
购买时由于下手慢了,银色款的机箱已经售罄了,并且店家说以后银色版的可能都不会补货了。。。最终只能下单了黑色阳极氧化的版本。
话说相较于黑色,个人还是更喜欢铝合金的银色本色。黑色的机箱虽然看着更大气,但是同时落灰之后不如银色耐脏,磕碰之后也容易露出铝合金底色,色差比较明显。。。
虽然只是个人爱好者小批量的产品,但是这个机箱的喷砂和阳极氧化质感真的很不错啊,挺精致的。
机箱前后盖的开孔位也很棒,并没有毛糙刮手的感觉,做工很棒。
用到的螺丝比较多,所幸每个步骤用到的螺丝都被独立分包了,大大减少了安装难度。
安装过程
1.将CPU和两侧芯片上原有的硅脂和导热垫清理干净,涂上信越7921,然后用螺丝将扣具固定在主板上。
这里需要注意,固定紫铜扣具的时候要慢慢按对角线拧螺丝,以保证接触面的平整。
固定好后的效果如下图:
2.将麦克风组件从NUC8原有的机箱上盖上拆下,然后固定在新机箱的前盖对应的孔位上。
两个红圈框出的零件就是麦克风了,原厂也是使用不干胶固定的,很容易就能拿下来,然后按照机箱前面板的预留孔位重新贴好就行了。
3.将外置的 卡天线连接底座固定在机箱后面板上。
当然这里只是我自己的选择,如果选择使用店家附送的贴片天线的话就可以省略这一步了。
4.将热管固定在散热鳍片上。
首先将弯热管摆放到CPU凸台上观察,注意热管的弯曲是分长短的,每边都是一长一短的组合。
在机箱侧板(散热鳍片)上的其中一根槽涂抹硅脂,将直热管嵌入。这里注意直热管较细的一头朝着较长的弯热管那一端摆放:
这里直热管应该放在涂好的硅脂上,图片仅为涂硅脂示意
然后根据弯热管与鳍片接触的长度,给另一条槽也在相应位置涂上硅脂,将弯热管也放在槽位里,并使用热管扣具将热管固定在鳍片上。
此时注意热管扣具不要拧紧,只要松松的固定住就行,因为热管最后与CPU凸台连接时候还可能进行位置的细微调整。
上图中左侧就是用于安装sata硬盘的专属半高扣具,默认热管扣具是右边那种。
固定扣具的方式是从鳍片外侧将螺丝拧入,略微麻烦点,不过问题不大:
店家贴心的在六角扳手上缠了一层胶带,避免刮伤鳍片的涂层。
将6条热管略微固定的效果是这样的:
5.将热管与CPU扣具进行连接。
首先将鳍片与NUC8主板摆在一起,调整一下弯热管的间距,使之能嵌入CPU凸台扣具。
如果想装2.5寸硬盘的话,图中右侧的热管扣具需要固定在最外侧的螺丝上,这里我装错了,后期会挡住2.5寸硬盘无法安装
然后在CPU凸台上涂抹好硅脂:
在紫铜上扣具的凹槽处也抹上硅脂:
再将热管、CPU凸台,紫铜上扣具连接好:
注意此时紫铜上凸台不需要拧紧,略微固定住就行,后边还需要进行细调。
6.安装前、后面板
首先将前、后面板通过两颗螺丝松松的固定在两侧鳍片上:
同时将麦克风连接线、 卡天线连接线从主板与机箱的孔隙里穿到下面:
此时如果想使用铝合金脚垫的话,可以将店家给的4颗铜柱提前固定在主板的四个角的螺丝孔位中:
4颗铜柱都装好后效果如下:
7.安装上面板、底板
将上盖板放上,不用拧螺丝,此时机箱各部件还是松松的未完全固定。
将机箱上表面调平后,就可以据此依次紧固刚才我们没有拧紧的螺丝了:左右侧板上的热管扣具,共8颗;压在CPU凸台上的紫铜上扣具,共4颗;前、后面板固定螺丝,共4颗。
紧固好上述螺丝后,将上面板再次取下,在紫铜上扣具与上面板接触的位置涂上硅脂。这里忘记拍图了,就是涂在下图中红色涂鸦的位置:
最后将上面板用螺丝固定在两侧鳍片上:
然后将内存条、NVME硬盘等插好,将底板用螺丝固定在左右鳍片侧板上。
为了防止积热,底板非铝合金,是黑色亚克力材质的,下图拍摄的时候还没撕掉保护膜。
底板提供了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通过2.5mm螺丝固定在两侧鳍片上,另一种是通过3mm螺丝将铝合金脚垫连同底板一起固定在刚才我们安装在主板上的铜柱上。
我自己是将铝合金脚垫用3mm*10mm的螺丝将脚垫固定在了铜柱,自行购置的21mm*10mm的脚垫勉强能和主板上的铜柱孔位对应,不过会略微卡到一点后面板。
第三方铝合金脚垫安装后的效果如下:
视觉效果不是太好,机箱本体是喷砂+阳极氧化的质感,铝合金脚垫是光滑的质感,区别挺明显,后期准备再找机箱店家买一套脚垫试试。
整机改造过程至此已经全部结束了,虽然看着步骤很多,但是从拆下主板到机箱更换完毕实际也就花了1个小时不到的时间。
虽然安装过程需要一点动手能力,但是总体而言安装难度还是挺小的,普通用户主要看了操作步骤都能轻易完成。
使用体验
1.前后面板孔位很精准,并不逊色于原厂机箱
前面板
后面板
2.与原装机箱尺寸对比,只有宽度增加了左右散热鳍片的长度,依旧保持了NUC8小体积的优点
俯视图
正视图
叠罗汉
3.温度表现,轻度使用比原装机箱更优秀,满载情况下同样略胜一筹
(1)原装机箱温度测试结果
实测在室温24°左右时,待机温度50°左右,同时CPU散热风扇转速在2000转以上。此时噪音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前段时间组装的迎广肖邦平台大多了。
使用AIDA64的FPU烤机测试满载温度,此时在瞬时功耗50W的情况下,风扇转速达到了将近3500转,CPU温度达到了102°,同时散热风扇噪音极大,有马上要原地升天的即视感。
过了几十秒,CPU功耗降至30W,此时CPU频率降低至2.9Ghz,同时CPU温度降至81°-84°左右,不过风扇还是处于满载升天的状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