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愈演愈烈 疫情引发产业链“蝴蝶效应”

进入4月份,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新冠疫情冲击,蔚来、特斯拉、极狐汽车、奇瑞新能源及极氪汽车5家企业陆续上调旗下新能源汽车价格,涨幅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行业普涨现象愈演愈烈。

普涨下消费者该如何抉择?

就近期来看,4月7日,特斯拉美国官宣将部分Model3车型价格至少上调1000美元;4月6日,极狐汽车宣布自2022年5月1日起,对极狐品牌所有车型进行一定的价格调整;同日,奇瑞新能源宣布4月7日将对部分车型价格上调2900元至5000元;4月2日,极氪汽车官宣4月30日公布涨价方案,5月1日起生效。

事实上,上述车企已经是涨价相对较晚的新能源车企了。

今年3月以来,包括比亚迪、小鹏、长城欧拉、上汽通用五菱等近20家车企纷纷官宣涨价。涨幅最高超过3万元,涉及车型近40款。

价格的调整似乎并没有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据4月11日,乘联会官微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5.5万辆,同比增长122.4%,环比增长43.6%。1月份到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19.0万辆,同比增长145.4%。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4.5万辆,同比增长137.6%,环比增长63.1%。

其中,3月份小鹏、理想、哪吒、零跑、威马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较好,尤其是小鹏、理想、哪吒环比增长速度较高,一季度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

“为何涨价销量不减反增?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成长期,目前市场需求的增量是非常的强劲的,从销售数据来看,涨价并未对市场需求产生压制。”胡麒牧表示:“像特斯拉属于新能源中高端车型,品牌价值较高,在产业链上定价话语权也较大。对应的目标客户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性、弹性比较低。”

从各家车企的公告日期与涨价日期中不难发现,大部分企业选择在发布当日或数日立即“开涨”,根本不给消费者留足综合考虑的时间。面对新能源汽车价格的普涨现象,消费者还能“上车”吗?

盘和林则认为:“新能源汽车价格是滚动循环向上,大趋势是会涨价,如果短期涨幅过大,是一定会回落的。消费者可以等一等,但是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买来之后能够体现出性价比,消费者提前购买可以从使用上来赚回车价。所以,如果是刚需的使用者,‘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

“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越过了盈亏平衡,具备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持续盈利的能力,未来国家对新能源补贴或会逐步退出。所以有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消费者,应当更多地去考虑汽车的品质,而不是关注它价格的这种波动。”胡麒牧说道。

疫情引发产业链“蝴蝶效应”

新能源汽车涨价也是“事出有因”。

自3月份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江浙沪、吉林等多地的汽车供应链陆续停产,同时或因疫情管控产品无法运出工厂,导致多家车企整车生产都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因上述原因,4月1日,上汽大众宣布上海工厂停产;3月14日,一汽大众长春工厂停止生产;继3月16日、17日停工两日后,3月28日,特斯拉再次宣布上海超级工厂停产,截至4月11日已经停产17天。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供应链环环相扣,包括上游零部件、元器件、电池、芯片等,受疫情影响各个环节供给不足带来约束,在新能源汽车目前市场需求强劲的周期里,未来会进一步拉高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胡麒牧还表示。

事实上,疫情反复已经波及汽车的消费端和生产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疫情对全国汽车产量带来的直接损失和影响大约在总产量中占比20%左右,未来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乘联会方面表示:“4月份产销面临不确定的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各省生产数据,上海和吉林省各占全国生产的11%左右,且上海部分企业的生产满负荷运转,因此4月份核心地区的乘用车产销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由于汽车产业链长,协同要求高,核心生产和物流基地的停产辐射范围更广,4月份的车市产销压力可能很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4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