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好意思,周一早上发出来的文章,有人告诉我说没怎么看懂,我再回头看了一下,可能衔接不是很好。原因在于我周日晚上写了一大半,之后就有事耽搁了,晚上12点半才睡觉,早上5点多爬起来吃了点饭就出门,在坐地铁的空档补了几行就发出来了。当时只觉头昏脑涨,中午小咪了大概20分钟,下午五点时又咪了一个小时,算是缓过来了。
3500点的关口又到了!
不知不觉之间,上证指数又回到3400点了。之前给大家画过下面的图,今天再来回顾一下。我上次提到过,上证指数自2008年4月跌破这个点位以来,只有在2015年牛市高峰时短暂突破过,其余时间到这个点位就回调,已经12年半了。上一次到这个点位是今年7月。
现如今,上证指数又接近了这个点位。
以往在重要关口都是权重股发力,一举突破之后改为成长股表现。我说的所谓权重股,就是大家普遍认识到的三傻股。但现在的情况其实有所不同,随着各种题材的股票轮番上涨,如今的A股前30大市值股中,除了四大国有行和保险,以及两桶油之外,其他都是冲刺股了。下图中看得很是明显,绿色以及涨幅较小的都是三傻股,而其他各类股都涨幅惊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傻发力之后,是不是贵州茅台们接力,这是十分不一定的。
大盘突破后的方向猜测
首先声明一下,我这个猜测纯属拍脑袋,正确率50%,和抛硬币的概率相同。
从当前的大环境来说,新冠疫苗即将推出,资本市场对于疫情的控制有着较为乐观的预期;而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这是大环境。
从估值来说,A股总体估值并不高,具备上行的基础。
从市场风格来说,最近低估值板块表现较好,似有走牛的迹象,我持股的中国建筑、华侨城都有走出来的意思。而从2016年至今,在部分行业屡创新高的同时,还有一些行业总体仍是下跌的。在热门行业一炒再炒,高潮迭起的情况下,指望着持续高潮的概率正在降低,而低估值板块持续走高的概率在提升,虽然这比我预期的晚了接近一年。
年初时我配置的股票中,除三聚环保外,其他都是低估值股票。年初的行情已经有些走出牛市的样子,而中国建筑和华侨城已经走出了上行趋势,无奈此时遇到疫情,在避险情绪主导之下,市场资金追逐热点,抛弃了这些股票。
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避险情绪降温,价值发现的机会又来了!
投资指数的收益很惊人
毫无疑问,这是牛市。在如此惊人的涨幅面前,其实你再也无法否认这一点。只是这个牛市已经不同以往,同涨同跌已经成为过去,行情分化愈演愈烈。
上面我画了两条线,斜线是上证的底部,如果回推的话,2008年由于救市的原因并没有跌到位。上证的底部从2005年6月的1030点抬升到2020年6月的2860点,年化抬升7%。
不过上证指数是没有经过分红除权的,如果以3%的股息除权,那么每年的回 大约是10%。
之前上证之所以十年不涨,根本的原因还是估值过高。
沪深300指数从2005年6月的840点上升到2020年6月的3420点,年化抬升9.8%。如果以3%的股息率考虑,那么沪深300过去15年每年底部买入的收益保底是13%。年化13%,相当于10年3.4倍。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形,沪深300当前出在底部附近的区域,距离底部并不多。
对于创业板综,如果以2012年12月为底部,以2018年年底为另一个底部,则底部年化抬升16.7%!创业板综的股息率很低,可以忽略。年化16.7%,相当于10年4.7倍!
这个收益率,可能比你预期的要高很多。
那么你跑赢指数收益了吗?
怎么看待三聚环保
周一的文章可能很多人看了不明所以,我这里再说一下自己对三聚环保的看法,这个看法之前也说过很多次。
首先,这家公司当前的 表很难看,预计年 也会很难看,这是事实。
其原因在于公司以往以工程垫资的方式承接了不少的产业示范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回款情况并不理想,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项目进程受到资金以及技术影响严重滞后,使得应收账款的账期较长;二是当前环境下已建成项目的盈利也很一般,加上当前的融资环境对于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并不友好,这使得即便项目建成,回款仍然困难。回款慢,账龄长,使得应收的坏账计提较大,这会增加亏损。与此同时,公司已经无力再去承接此类项目,决心搞盈利性较好的生物质能源项目,而这些项目的规模尚小,盈利不多,不足以抵消三费费用以及坏账计提,表现在 表上就是亏损。
其次,这家公司的未来有看点。
投资股票主要是投资于未来,而不是过去。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到来。我们根据公司当前在做的,就可以推测其未来。
对比卓越新能,我们就知道,三聚环保至少在国内的生物质能源方面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这个优势不是领先一星半点,而是有着代际的优势。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其核心还在于两点:一是减少碳排放;二是减少环境污染。在减少碳排放上,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轮番炒作,光伏产业的隆基股份和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暴涨数倍乃至数十倍。光伏产业替代的是火电厂,电动汽车主要替代汽柴油。我们先不说电动汽车能否完全取代燃油车,即便完全取代,那需不需要润滑油?石油为工业血液,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汽柴油上,还有作为各种化工原料上,那么这些上十亿吨的需求通过什么来满足?至少你在当前的市场炒作股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如果将生物质转化为绿色化工原料,那么其替代的就是作为工业血液的原油,其空间也会比电动汽车更大。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说,三聚环保当前的技术是利用废旧油脂来生产生物质汽柴油,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加工来生产航空煤油。未来数十年内,飞机无法实现电动化,你只能期待绿色航空煤油。下面是中国的航空煤油的产量,已经达到5250万吨,并且仍在快速增长。
那么全世界呢?
除了航空煤油,还有船用燃料。下面是中国船用燃料的产量以及预测,请注意,这仅仅是中国:
除了交通用途之外,还有化工用途,下面是中国的原油消费结构,下图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化工用原油的消费量达到3.5亿吨。
请注意,这仅仅是中国的需求。
那么你再回头看看这个市场有多大,你是否还会因为电动汽车销量又增加了几个点忧心忡忡,觉得生物质能源无处可去吗?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其产业化的进程,而影响产业化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成本。之前在林科时,就曾吹牛说三聚环保解决了生物质直接液化中的低成本脱氧和脱水难题。但到了李林时,就说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技术路线改气化了。我觉得在成功之前,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当前相对比较靠谱的是废旧生物质炼制生物质燃油的项目,当前已实现的产能已经有超过15万吨,而海右如果年底顺利开车,产能会超过60万吨。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复制扩张之路,其空间的限制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限制,而原材料在千万吨级至少还是问题不大的。而当前全球最大的生物质燃油企业NESTE的产量不过300万吨,而市值已经3000亿,而其技术经济性相比于三聚环保尚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真实现1000万吨,我觉得股价至少能维持在10块以上吧。
不过我每次提到前景,很多人就开始幻想未来上万亿的回 ,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还都是你爱吃的馅的。事实上我并不觉得产业化会一帆风顺,也不觉得股价上涨会顺利得让那么多人赚到。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成功的永远会是少数。
汽车股有点太热了
特斯拉当前市值已经达到5000亿美金,大约相当于33000亿人民币。我大A其实有一种很神奇的思路,就是喜欢寻找中国的特斯拉,其逻辑不外乎,美国有一个牛逼企业,那么中国作为大国,必然也会诞生这样的巨头,于是就将美国已成长的巨头的市值硬套在国内企业上面,并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比如美国有强生,辉瑞这样的医药巨头,中国就必须有一个,于是恒瑞医药的市值必须顶上,丝毫不顾及中美两国不同的国情以及国内创新药的漫长成长历程。比如美国有可口可乐,那中国在食品饮料行业里就必须出现一个,于是海天味业就站出来了,100倍市盈率。特斯拉涨到33000亿市值,那么中国的电动汽车就必须涨起来,现在蔚来市值已经高达5000亿,而一年前市值不过100亿。公司在这一年里发生什么变化了吗?没有。发生变化的唯有人们的预期,一年前还在担心特斯拉会倒闭,现如今成了宇宙间最有想象力的企业,于是中国的特斯拉也要跟上。
蔚来的上涨使得国内其他汽车企业都显得很便宜,于是轮番上涨。
而电动汽车炒到高潮,马斯克一句正在开发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就让电动汽车股高潮迭起。话音未落,燃料汽车概念又开始炒作了:
但我们需要知道,燃料汽车离产业化还早,其空间主要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力。而与其我们去想象这些东西,不如去看更为实际的生物质燃油产业。
顺带说一句,制约氢能源的因素是氢气的运输和储存,而当前三聚环保对于氨氢电池也有布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