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村的住宅大多是石头砌就,保持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筑特色,而且石头都经过简单的美化雕琢,非常结实质朴。
这就是传说中的灵泉,曾经古井常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泉水入口甘甜。灵泉村因古井旁古有灵泉寺而得名,故灵泉有千年历史。
可如今早已石枯泉干,基本已经没水了。后来村民告诉我,自从山上不断开矿炸山,泉眼渐渐就断流了。
脉断了,自然水也就少了,千年的灵泉村,寺没了,泉没了,还剩下什么?
我骑车到山坡看看,看见挖得很深的石头塘。斑驳鲜红的石头很刺眼,犹如大地的伤口。
这里就是几位老师来写生的地方,其实这里就是当地开采的矿坑。
百度资料:
武店镇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建材之乡”美誉,石灰石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100亿吨,锰矿和大理石矿储量也较为丰富。石灰石是水泥、石灰、石碴建筑材料的主原料,镇内水泥厂、石碴厂、石灰厂众多,烧窑的、采矿的、运输的从业人员多,形成传统、形成规模、形成链条,也是凤阳县的支柱产业。
凤阳县西南部的武店镇,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商贸镇,街道干干净净、摊点摆放整齐、交通顺畅,有10多万人前来这里购买物品,来武店什么都能买到。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多久,昔日的辉煌,仅如昙花一现。路、山、水犹如五指山,重重地压迫着武店镇,快速发展的镇区人口早已超出87年的规划街道承载量,矿山的无序开采和混乱的管理,严重地破坏了镇区生态和环境,缺水的客观现实,被铁路线和高速路分隔的镇区,种种的一切,都成为制约武店发展的拦路石。
这些石灰窑2000年左右建成,利用当地的矿山资源,生产出大量石灰,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窑工艺落后,生产粗放,遮天蔽日的灰尘烟雾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也影响了地方群众的正常生活,逐渐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武店镇矿山非法开采、盗采情况严重。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也变得十分恶劣,许多山没了,只剩下坑!说起武店只有一个“脏”字可以形容。
离武店镇以东约十里地左右路程的小麦山和大麦山里,集中了约十几座新型环保窑,粉尘、噪音、排烟污染严重,而货车拉货时落下的粉尘则将整个武店镇染成了“灰镇”。
前几年,采石场、石灰窑、水泥厂、砂石厂林立,武店刘府这一片,昏天灰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空气污染严重,水渠不通,农田水利灌溉基本上靠天。大量的采石场等造成大量的超载车辆,全镇,一个小小的乡镇竟然有400-500辆大车,一拉就是几十吨,上百吨,村村通压坏了,没人修,县道、省道都压坏了。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靠山吃山,非法开采、私制炸药等案件时有发生。2012年8月6日下午4时许,凤阳县武店镇灵泉村陈岗村民组陈义忠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1人死亡,另有2人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死亡,其他4名轻伤人员已送往蚌埠123医院救治,爆炸造成2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2014年10月19日,凤阳县武店镇搬井村石灰窑拆除现场,在大型挖掘机的“重拳”之下,石灰窑轰然倒塌,位于合蚌客运高铁专线、蚌淮高速、合徐高速相交处的38座废旧石灰窑被全部拆除。
现在我升起我的小飞机,周围勘察一遍,看看治理非法开采后的灵泉村是什么样子。
凤阳县武店镇因周边山区石材资源丰富,水泥厂石灰窑两类建材工厂比较多,石灰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当地居民认为,石灰窑确实给当地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但居住环境却遭到破坏,庄稼不长人也不能住。
下图中的村子就是灵泉村,远处就是武店镇。
这个山头后面还有个大型的石灰窑厂。
我在航拍灵泉村这一片山地时,飞机降落后过来一个村民,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就是来看看,寻找风景画画的。他说吓死了,以为是派出所来查违法开采的,看来这里和凤阳大庙那边山里禁止开采石英砂一样,也就是说非法开采还在偷偷摸摸进行。
本是灵泉村,变成现在的穷山恶水,人为留下大地的伤疤,这种伤痕有时很美,但美得让人心痛!
是要绿水青山,还是要GDP?钱挣到了,环境变得糟糕,这好像不是武店镇几个石灰窑的问题。
我这些年骑车旅行,路过河南、山西、陕西、河北许多有矿的城市,空气和环境污染之厉害,真是触目惊心!你像邯郸、石家庄、大同,我都怀疑人们怎么在这些城市活下来的!
非法采石场无序偷采,山体千疮百孔,这些我是无法下笔去描绘的。
摘资料:为积极促进生态建设,武店镇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根本上有效遏制环境污染。通过对矿山的依法整治,打击非法开采,对矿山进行修复改造,积极发展旅游业。2017年,石灰窑集中区加大绿色环保力度,29家石灰窑企业脱硫与除尘设施全部升级改造完成;投资2800多万的集中区路及生态屏障隔离带已经开工建设;166亩老石灰窑集中区,投资约600万生态修复绿色屏障,现正在有序施工中。
灵泉村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希望不会在经济的诱惑下成为空想。快中午了,我骑车穿过灵泉村返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