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1.关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核裂变/核聚变不是化学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单位);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电离是物理变化;(无新键生成)
原子核外电子跃迁(如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明矾净水是化学变化;
石墨和金刚石转化(白磷变红磷、O2
变O3……)是化学变化;
无水硫酸铜变五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
2.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
胶体、溶液等是“分散系”,“分散系”包括“分散剂”和“分散质”,因
此是混合物;
聚乙烯、聚丙烯等,n值不完全相同,因此是混合物;
合金属于混合物;
一水合氨(NH3·H2O)属于纯净物,但氨水是混合物;
控制CH4:Cl2=1:1,光照下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
3.关于胶体(分散系)
胶体是混合物!(可以是液溶胶、固溶胶、气溶胶)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
胶体不能(用滤纸)过滤,但可以用半透膜(渗析)除去
丁达尔效应的描述(答题模板):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4.关于电解质
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教材出处:部编必修一P13、鲁科必修一P53、苏教必修一P20)
电解质/非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Cu是单质,氨水是混合物,故二者既不是电
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NH3
·H2O是化合物,属于弱电解质)
溶解度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关系:硫酸钡是强电解质
氧化物与电解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因为溶于水之后发生反
应才能导电;氧化钠、氧化铝是电解质,因为(属于离子化合物)熔融之后可以导电
酸与电解质:盐酸、硫酸等液态时不导电但是溶于水导电,是(强)电解质;
硫化氢等在水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5.关于物质分类
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
CO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NO2虽然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不是酸性氧化物!(经过了氧还)
NaHSO4不是酸!(电离出阳离子不全为氢离子)
6.“反常的”酸
与P有关:
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
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
磷酸H3PO4,是三元酸
与B有关:
硼酸H3BO3,是一元酸,电离方程式H3BO3+H2O=[B(OH)4]-+H+
7.关于氧化还原(再过一遍基本概念)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配平注意“2”,如H2C2O4变2CO2,失2电子;
注意同种粒子可能有的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有的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8.关于元素的各种概念和参数
,A是质量数,Z是原子序数
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概念!
质量数是整数(质子数+中子数),没有小数点
“同位素”要求必须质子数相同且中子数不同
同位素必须是核素,如1H和2H是同位素,但1H2
和2H2
不是同位素
问化合价记得标明正负!
9.关于电子式
重点关注:
1. 化学键类型和数目有没有错误(离子键画成共价键、共价键画成离子键)
2. 是否8电子稳定结构
3. 离子记得打括号,标电荷
4. 基团(甲基,…)的电子式有一个单电子
10.共价与离子
AlCl3是共价化合物!
Na2O、Na2O2、Al2O3都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有共价键:含氧酸盐
也可以有非极性共价键:过氧化钠
11.关于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溶液中研究粒子物质的量,注意看有没有给定体积;
注意考虑水解或不完全电离;
问几mol化学键,记得把物质展开写(尤其是有机物)
问几mol电子,如果是离子,别忘了要加上/减去所带的电荷
问反应后几mol产物,注意反应是否完全进行(可逆反应?完全燃烧?)
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体积为22.4L
标准状况:0℃,101kPa(不是常温!!)
12.关于溶液的浓度
注意配成溶液之后可能发生的水解或不完全电离:1mol/L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浓度小于1mol/L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如100g质量分数2%的蔗糖溶液中有2g蔗糖98g水
溶解度单位一般是g/100g水,题目给单位时以题目为准
题目给数与22.4有关,先看描述的物质是不是气体
第二节 元素的性质
13.钠的两种氧化物
氧化钠-常温生成-灰白色
过氧化钠-燃烧生成(和水、CO2反应都生成氧气,用于潜艇等)-淡黄色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是Na2O2中氧元素的歧化,一半价下降,一般价上升
例题速览:
(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答案:错,氧气是从(过氧化钠中的)-1价O来的,而不是水中的-2价O
14.含钠化合物的俗称、性质与用途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NaHCO3:小苏打——溶解度小,受热易分解,溶解吸热
Na2CO3:苏打、纯碱——溶解度大,受热不易分解,溶解放热(Na2S2O3:硫代硫酸钠、海波、大苏打)
Na2SO4·10H2O:芒硝
碳酸钠:制肥皂、制玻璃
碳酸氢钠:制药(治疗胃酸过多)、烘焙糕点作膨松剂(鲁科必修一P32-35)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
*加碘食盐含碘酸钾不含碘单质!
15. 关于焰色反应
用什么工具:铁丝或铂丝
不能用玻璃棒!玻璃中含钠,自己就会产生钠的焰色
*钾的焰色常受钠盐干扰,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16.侯氏制碱法
教材出处:苏教版必修一P73
“制碱”的“碱”指的是纯碱(碳酸钠)
顺序: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总反应方程式:H2O+NH3+CO2+NaCl=NH4Cl+NaHCO3↓
之后:NaHCO3
加热分解,终产物是碳酸钠,CO2
循环利用
17.关于氯气参与的反应
和Fe、Cu生成FeCl3、CuCl2
(无论少量过量,注意都是最高价态)
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才反应
氯气与湿润石蕊试纸:先变红,再褪色
18.关于漂白
真正起效的物质是HClO,变质也是通过HClO分解来进行
漂白液:有效成分是NaClO
起效方式:ClO-+H2O+CO2=HClO+HCO3-(注意酸性H2CO3>HClO>HCO3
-)
漂白粉(漂粉精):有效成分是Ca(ClO)2
起效方式:Ca2++2ClO+H2O+CO2=2HClO+CaCO3(碳酸钙是沉淀,因此和漂白液不同)
关于漂白性:
SO2、HClO、H2O2具有漂白性
HClO、H2O2的漂白性是氧化性的体现,SO2
漂白性不是氧化/还原性的体现
能写出具体化学方程式的反应都不体现漂白性
活性炭也可使有色物质褪色,但一般不说具有“漂白性”,原理是吸附(物理变化)
19.铁的氧化物(俗称、反应)
教材出处:部编必修一P67、鲁科必修一P86
FeO——不稳定,受热氧化为Fe3O4
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是磁铁矿主要成分,铁单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与高温水蒸气反应、FeO在空气中受热的产物
Fe2O3——俗称铁红,是赤铁矿主要成分,常用于做红色颜料,是铁在空气中
生锈的最终产物
20.铁的氢氧化物(反应、答题模板)
颜色:氢氧化铁 红褐色;氧化铁 红棕色
现象描述:NaOH溶液滴入FeSO4
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然后变为红褐色
21.关于亚铁/铁离子
检验:
Fe2+:铁氰化钾K3[Fe(CN)6](黄色溶液),生成物是蓝色沉淀KFe[Fe(CN)6](普鲁士蓝)
记得打方括号“[ ]”!
Fe3+:硫氰化钾KSCN(无色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不生成沉淀!)
性质:Fe2+还原性强于Br-,故向FeBr2溶液中通少量Cl2会先生成FeBr3
*注意铁氰化钾中铁为+3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能对实验有干扰
22. 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性
按金属活动性分类: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红色:放在液态水里就能反应
蓝色:遇沸水才能反应
绿色:遇高温水蒸气才能反应
黑色:不与水反应
*Zn略有争议
23.铝化合物的转化
Al3+—Al(OH)3—AlO2-的转化:
铝盐溶液滴加NaOH: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铝盐溶液滴加氨水:沉淀,沉淀不溶解
偏铝酸盐溶液滴加HCl: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偏铝酸盐溶液通入CO2:沉淀,沉淀不溶解
24.铁、铝与生活
吃:
补铁剂一般是二价铁,补铁剂与维生素C一起服用,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可以避免二价铁被氧化而降低药效;
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和前面提过的碳酸氢钠一样)
用:
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镀铜的电路板,把需要保留的电路部分用不透水的
物料覆盖,未覆盖部分被FeCl3溶液腐蚀
25.合金
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
“硬铝”是一种铝合金
*稀土元素:57-71号元素(镧系元素)和钪、钇,又被称作“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
26.金属的冶炼与获取
按金属活动性分类: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红色:电解法,电解熔融盐,不是电解盐溶液
蓝色:热还原法,用H2、CO、C等还原剂
绿色:热分解法,氧化物热稳定性一般,加热分解生成单质和氧气
紫色:物理分离(阳极泥等,但实际上也经常用化学方法),化学性质很不活泼,自然界一般就以单质存在
27.硫单质的反应(与氯气对比,不要搞混!)
与铁单质:生成硫化亚铁FeS,铁为+2价
(氯气生成FeCl3,铁为+3价)
与铜单质:生成硫化亚铜Cu2S,铜为+1价
(氯气生成CuCl2,铜为+2价)
歧化:热碱溶液中歧化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
28.二氧化硫通入钡盐
亚硫酸钡和硫酸钡都是白色沉淀;
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因为弱酸不能制强酸;
二氧化硫和氨气共同通入氯化钡溶液,有沉淀,因为发生酸碱反应生成大量
亚硫酸根离子;
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因为硝酸根有氧化性,生成的是硫酸钡;
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一段时间有沉淀,因为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
29. 接触法制硫酸
原料:硫铁矿FeS2(S是-1价)
先:【沸腾炉】粉碎,高温条件下生成Fe2O3
和SO2
再:【接触室】SO2
在催化剂(V2O5)作用下被O2氧化为SO3
后:【吸收塔】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再稀释成不同浓度的产品
(不用水吸收三氧化硫,是为了防止SO3溶于水时反应放出大量热导致酸雾,降低吸收效率)
30.关于浓硫酸
吸水性是物理变化,脱水性是化学变化;
钝化:铁、铝
浓才钝化,不浓不钝化;
常温钝化,加热仍然会反应;
不是不反应,而是迅速生成致密氧化膜阻碍反应
没有挥发性,但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时,气体可能会带出一些浓硫酸小液滴
稀释必须酸入水!
31.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注意要点:
反应结束后体系仍为浓硫酸,生成的硫酸铜是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
试管内物质倒入水中,变为蓝色;
注意顺序,不可将水倒入试管中,理由和浓硫酸稀释相同
(酸入水,慢搅拌;水入酸,就完蛋)
32.含硫化合物与生活
二氧化硫:可以做食品添加剂,添加到葡萄酒等食品中,抗氧化,但要符合国家标准,不能
超标(苏教必修一P92)
除烟气中二氧化硫:2CaCO3+2SO2+O2=▲=2CaSO4+2CO2
硫酸钙:俗称石膏,生石膏是CaSO4·2H2O,熟石膏是2CaSO4·H2O,用于固定骨折部位等,粉笔主要是石膏
硫酸铜: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俗称胆矾或蓝矾,可用于配制农药;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可用于检验水蒸气
硫酸钡:俗称重晶石,不溶于水和酸,不易被X射线穿透,因此硫酸钡悬浊液又称“钡餐”,
用于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苏教必修一P97)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用于净水(不是消毒,是水解原理的应用)
绿矾:FeSO4·7H2O
33.关于氨气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汽化大量吸热)
加热NH4Cl固体不能制氨气,因为分解后会立刻重新反应;
合成氨反应ΔH<0,是可逆反应
34.关于硝酸
硝酸盐溶液注意氧化性干扰;
避光保存!
浓硝酸遇Fe、Al钝化,易错点和浓硫酸相同;
35.关于化肥(初中内容)
氮肥:尿素CO(NH2)2
;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硝酸铵;硝酸钠……
磷肥:磷酸钙、磷酸二氢钙……
钾肥:草木灰K2CO3;KCl……
复合肥(含有两种及以上):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硝酸钾……
主要注意:
铵态氮肥和草木灰/碱性化肥合用降低肥效(双水解)
硝酸铵受热或撞击爆炸(结块不能用锤砸)
36.空气污染、温室效应与酸雨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SO2、NO、NO2、O3、粉尘、一些有机物等等CO2不是空气污染物!(不然植物怎么活呢)
常见的温室气体:CO2、CH4(比CO2
造成温室效应能力还强)
导致酸雨的气体:SO2、NO、NO2、CO2
不导致酸雨!
SO2导致酸雨的过程: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比较困难,空气中的二氧
化硫在光照和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的作用下“也可”被氧化成三氧化硫)
37.关于消毒/净水
常见消毒剂:
“84”消毒液:NaClO,原理是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
过氧乙酸:CH3COOOH,原理是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
75%医用酒精:CH3CH2OH,原理是蛋白质变性,但不是氧化性!
含碘消毒剂:I2,原理是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
苯酚和甲基(邻、间、对)苯酚都可用于消毒;
甲醛使蛋白质变性,用于防止尸体腐烂,一般不用于消毒
常见净水/水消毒剂:
明矾/三价铁:水解原理,利用胶体的吸附性去除一些悬浮杂质;
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铁酸钾(K2FeO4)等:利用氧化性,消毒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