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吴安心
7月27日,襄阳政府 的 络问政有这样一条消息:居民连续6年投诉襄城某小区三楼的KTV存在噪声污染,至今得不到解决。问政中,居民们认为是环保等部门不作为,导致了这一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其实类似的噪音污染问题,起诉,也就是说走法律程序,远比投诉管用。因为环保部门只管企业噪声排放是否达标,但就算是达标的噪声,也可能影响居民身心健康。而因为噪音污染带来房价贬值的财产损失,这也不是环保部门能管的。
受害居民之所以没走法律程序,没用这更管用的方法,我想,主要原因除了觉得法律程序麻烦外,更深层的还是因为不懂如何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权。其实,居民们完全可以从环境侵权诉讼来进行噪声污染维权,也就是通过“打官司”来过上安静生活。
“打官司”首先得调查收集证据。一是居民应当委托经国家计量资格认证的声环境质量检测机构对室内噪声大小、声源进行检测。在KTV正常营业的情况下,通过实测得出居民室内噪声值和声源位置。现在各地有资质的噪声检测机构比比皆是,检测费约三千元,这个该小区的居民应该是可以承受的。
二是向襄阳市、樊城区两级环保部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两级环保部门提供该小区地产项目和KTV两家企业的环评文件及批复、环保竣工验收检测 告和环保验收批复。
三是诉前分析评估。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居民掌握了上述证据材料,就可以知道这两家企业经环保部门批准执行的噪声标准和噪声排放类型。如居民自行委托检测的室内噪声实测值高于该地产项目执行的噪声标准,声源为这家KTV,并且噪声类型一致,则这家KTV侵权成立,居民可向法院提起停止噪声侵害的民事诉讼。
如果居民在民事诉讼中还要求赔偿损失的,居民还应当提供医院诊断证明、噪声与疾病有关联性的证明材料,或者提供房屋贬值损失证明、噪声与房屋贬值有关联性的证明材料。否则,损失可能得不到赔偿。
最后再强调一次,要维权,要安宁,起诉比投诉更管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