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噪音侵扰寻找一份安宁

自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产生为人类提供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但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强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仅给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更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噪音污染已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废物污染并称为世界范围内的四大主要环境污染。

说到噪音,就要提到“分贝”这个词。“分贝”是一个计数单位,是用于形容声音大小的物理量。你可能对“分贝”没有什么概念,那么看看几个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声音源都是多少“分贝”,来对分贝有个感性的了解:正常交谈时的声音是40分贝,街道环境下正常的声音是70分贝,电锯锯木头的声音是90分贝。而人体耳朵对声音舒适的上限是75分贝,也就是说,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如果声音超过75分贝,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人体就会感觉到不舒服。“不舒服”仅是噪音带给人的最初级的伤害,更大的噪音污染会进一步造成人的精神压力增大、睡眠变差、导致心血管疾病等,严重的噪音甚至可致人死亡。

在职业劳动中,噪音对人体最大的损伤是导致职业性噪音聋,它是因长期接触生产机械发出的噪声,引起渐进性听力损失而又不能恢复的一种职业性耳病,是噪音通过损伤人体的耳蜗,进而使人的听力受损。噪音聋的形成是个慢性的过程,在初期患者只是感觉到耳鸣,正常的生活不受影响,随着病程的发展,最终会使患者的语言听力出现障碍,在交谈时会出现耳聋的现象。

我国目前对耳蜗损伤致聋没有太理想的治疗方法,因而噪音聋的致残率还是很高的,它已经被列为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畴之列。因此,要避免不可逆的伤害,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平时工作生活中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噪音聋初期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当发现听力下降时,此时耳蜗已经造成了损伤。再有,在应对噪音对鼓膜穿孔的损伤时,通常年轻人比老年人有很大的抵抗力,也正是因此,让有些人认为在年轻时可以抵抗噪音的损伤,而随着年龄增大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痛苦。

避免噪音聋重在平时的预防。首先是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要接触大分贝噪音的话,应注意上岗时戴好防护工具,如:耳塞、耳罩和防声帽。如果身边没有这些专业的防护装备的话,可以直接选择棉球塞于耳道,棉球塞耳一般可以抵抗10~15分贝,耳罩隔声的效果最好,可以抵抗30~45分贝。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来不及佩戴防护装备,应立即用两个小手指分别塞于两侧外耳道内,背向噪音源,张开口呼吸,也可以减轻些噪音的损伤。

健康监护对预防噪音聋也十分重要,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应该定期体检,体检时应注重建立听力记录,便于医生能在噪声聋早期发现,及早开始干预和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5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15年7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