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拉弹唱舞”与享受安静如何兼得?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个城市推进绿色发展,一系列城市绿化工程的实施,让市民身边的公园绿地越来越多。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同市民前往公园目的不同,喜爱“吹拉弹唱舞”的市民与渴望享受安静的游人如何共处,成为管理难题。
为防治噪声问题,2019年1月施行的《南宁市公园条例》规定,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公园规划和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结合公园主要功能和游人需求,在公园内划定安静休息区、运动健身区、娱乐活动区、主题游赏区等区域,应当在公园内设置告示牌,公示该公园所属声环境功能区、公园内分区情况及环境噪声限值;设置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噪声监测设备,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
但2020年11月,有当地媒体 道指出,目前南宁市内完成“功能区明示”工作的公园寥寥无几。
在另一处市级综合性公园狮山公园,公园文教科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功能性分区方面,公园主要根据人流量和片区的特色划分为滨水活动区、游乐健身区、草坪活动区等六大功能分区。原则上要求市民不能在草坪上唱歌跳舞,其他地方不影响到游客的通行是可以的。“有分区,但不够精细。”
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有向市民宣传园林局关于区域噪声限值的规定,也有巡逻人员会去提醒,但总是会有些人调低又调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园方要努力,最主要还是市民要自觉。”她表示,公园下一步想申请预算,购买噪音监测的设备。
据了解,公园的功能性分区管理主要目的正是在于解决噪音问题。但很多公园表示,真正执行起来很困难,效果有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