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建成空气质量 预 预警系统
根据《方案》,南昌市将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国控 络,在目前9个自动监测点的基础上,根据城区扩展变化情况,适时增加国控 监测点位。
提高饮用水源地 水质预警能力
2016年底前,南昌市将全面开展城市和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6个)水质监测,建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提高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能力。2017年底前,开展市控地表水监测断面97个测点(含国、省控断面)的水质监测。
2016年底前,对实施“河湖长制”的“四河六湖”开展考核监测,2018年年底前对实施“河湖长制”的18条不跨市骨干河湖、19个不跨市重点湖泊以及21座水库开展考核监测。2020年底前,对市域内所有河、湖、库、塘及跨市江、河、湖开展考核监测。
计划全城布点 监测各类噪音
噪音扰民一直是市民投诉的焦点,《方案》对此也做出了规定。据了解,南昌市将开展建成区现有区域环境噪声(217个测点)、道路交通噪声(122个测点)、功能区噪声(20个测点)监测,并根据建成区扩展变化情况扩大布点范围,进行点位优化调整。
2016年,南昌市将完成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并开展典型噪声源预测与评估。2016年底前,完善县城(区镇)所在地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络并实施监测。2017年起,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环境和铁路沿线环境振动重点污染源试点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 大数据平台明年建成
2016年底前,南昌市还将重点针对林业自然保护区、湖泊湿地的典型生态问题进行调查监测,并针对农产品主产区、“菜篮子”保障工程等重点地区的典型生态问题进行调查评估。
2017年年底前,南昌将建成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并与国家、省、县形成逐级贯通的统一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 络,实现实时监控监测采样、逻辑辨别数据质量、分析处理海量数据、自动生成监测 告。届时,环保与多部门监测数据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