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扰民咋办?从3个方面看成都的努力

新闻通气会现场

从制度建设层面,每年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年度实施方案。“2021年我们完善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将‘蓉城降噪’行动纳入了成都市‘生态惠民工程’,印发了《成都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0-2022年)》。”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副主任旷良义说,自2021年起每年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年度实施方案,提出6大行动、16项任务,并将每项任务细化成多条工作措施,层层落实到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市)县。同时,市级相关部门2021年主动制定社会生活、建设施工、交通、工业各类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从行业源头上逐步明确了噪声管理标准,规范了行业操作流程,为全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不仅抓好制度建设,还积极实施分类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在工业企业噪声执法上,生态环境部门加大“双随机”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查处噪声违法排放企业,督促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达标排放。2021年处罚涉及噪声违法企业75家,处罚金额245万余元;在建筑施工噪声监管方面,住建部门将施工噪声违法行为纳入建设、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管理,依法惩戒严重失信企业,全年共扣减施工单位项目信用分658分;全市城管系统共查处建筑工地噪声违法行为907起,罚款1100余万元;同时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整治,2021年公安部门安装“声呐雷达”违禁鸣笛自动抓拍设备9套,查处机动车道路违法2.6万余件、违禁鸣笛1.2万余件;全市铺筑SMA沥青路面约485万平方米、安装声屏障约12千米;还致力于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治理。公安、城管、文化、商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对群众投诉较多的区域开展联合巡查和执法,2021年,处罚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2530起,处罚金额12.8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中高考期间噪声专项检查,为全市18.7万考生营造宁静的考试和休息环境。

“下一步,我们还将致力于完善制度建设、缓解噪声投诉、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旷良义坦言,开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宣贯,进一步增强公众噪声污染防治意识。

(卢永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