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借“大数据+”监管“空气”无死角查污

不用到现场,大屏幕上就可看到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实时数据。通讯员供图

南京江宁区在热点区域布设了305个大气微型监测站。通讯员供图

据侯玉东介绍,南京市江宁区的大气、水污染热点 格监管系统建设已初步形成。该系统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的“大数据”,构建起区域大气、水污染热点 格监管平台,从而实现对能源结构调整、重点行业深度减排、VOCs污染治理、餐饮油烟、工地扬尘、渣土运输、机动车排放等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精准施策、铁腕治理、从严管控。

在手机APP上就可实时查询空气质量预警。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该区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反演技术,综合选取污染浓度最高、污染排放最重、污染排放强度大的33个热点区域,加密布设了3×3千米范围的305个大气微型监测站,涵盖全区10个街道、5大园区、201个社区,实现区域大气监测全覆盖,并向各级监管部门开放平台。

为了让该监测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南京江宁生态环境局建立了大气热点 格监管长效机制,针对305个大气监测点位,在全区配备了400多名 管员。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构建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管理到位、执法规范的区-街道(园区)-社区三级 格化管理体系。

发现问题后, 格员立刻利用系统精确定位污染源头,到现场排查并将该问题反馈至环保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处理完成后该区域数据区域就会逐渐恢复正常,整个处理过程高效有序。

“我们每个监测站24小时紧盯 格内空气,能精准发现区域内空气质量异常,智能分析污染成因,推送给 格员,从而使环境监管做到靶向精准、有的放矢。”侯玉东介绍。

据统计,自6月份该套系统投入试运行以来,已发现污染问题2600余起,解决问题1800余起。

“未来,我们还将依托区大环保指挥中心,把现有的工业污染源监控系统、餐饮油烟监控系统、智慧工地监控系统、蓝天卫士监控系统等整合进 格化监管平台。继续有效利用各类数据,全面准确掌控辖区污染状况,全方位立体化感知生态环境变化,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管理有序。”侯玉东说。(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12日
下一篇 2019年12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