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于会游主持召开市十六届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会议传达了嘉兴市委八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桐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桐乡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议题。
减少噪声污染
让城市更宁静
近年来,随着桐乡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内部用地结构不断变化,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噪声扰民投诉较多,现行声环境功能区划《桐乡市城市区域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及环境管理的要求。
因此,为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场所的安静,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环境噪声执法管理、建设项目环境规划、噪声污染源治理、信访矛盾处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桐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划分方案》)应运而生,对桐乡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进行重新划分和调整。
《划分方案》明确了区划范围、区划基准年、区划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其中,在区划范围上明确为桐乡市中心城区,以绕城快速路为界,是二环西路、二环北路、二环东路、二环南路之间围合的区域,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交通干线包括穿越城区的城市道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铁路和高速、快速路组成的外围道路,城市道路 包括快速路 络和骨架性主干路 络。
《划分方案》指出,根据相关标准,将城市区域按功能分类划分为5类区域,分别为0类、1类、2类、3类、4类。具体为:
0类声环境功能区: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桐乡
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桐乡一直是广大百姓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桐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齐力迸发。
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更快一步,更进一步?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桐乡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发展绿色高效产业、构建洁净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健康舒适的城乡人居体系、构建传承发展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创新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六大生态创建任务,分时间、分阶段,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以打造诗画水乡典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绿色发展国际品质名城,建设成蓝天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桐乡为目标,通过实施生态空间布局、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人居环境和生态文化传承与制度建设五大领域共40项重点工程,力争实现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境内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文化逐步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有序创新,力争在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5年前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
会议还听取了《关于桐乡市西部水源保护建设工程用地搬迁概算调整的汇 》、《桐乡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奖励标准》等 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桐乡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桐乡市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其他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