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环境IPO:巨额官司缠身 高负债经营背后险象丛生

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三峰环境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28亿元、29.70亿元、34.33亿元、20.0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4.67亿元、5.34亿元、2.79亿元。表面看来三峰环境拥有营收和净利双增长的漂亮业绩,但背后却是三峰环境为此付出的背负巨额负债与应收账款激增的沉重代价。

《云创财经》经相关信息调查得知,三峰环境及其子公司近年来通过应收账款融资、银行贷款、股权质押等手段融资43次,债务负担在 告期内急剧上升,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同时,三峰环境的应收账款也节节攀升,面临着不得不借钱经营的尴尬局面。

“耀眼”业绩背后的险象丛生

藏在三峰环境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高增长背后的,是其应收账款的节节攀升,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三峰环境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45亿元、6.81亿元、9.47亿元、13.17亿元,各年的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4433.03万元、6058.7万元、7941.13万元、1.07亿元。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比例在 告期内均高于同行业可比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在2019年上半年,更是高出了同行业可比水平10个百分点。

不过净利润的增长终究只是“纸上福贵”,随着应收账款的激增,三峰环境的现金流面临着吃紧的局面,其现金流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营收的增长速度。但是在这种“缺钱”的尴尬情形之下,三峰环境不顾经营负担的沉重,依旧大张旗鼓的计划着大型项目的投资计划进行扩张,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64亿元、-12.76亿元、-21.38亿元和-8.08亿元,主要用于了构建固定资产等项目。

然而扩张是需要钱的,这些年三峰科技在经营上产生的现金流远远不能满足其在投资上支付的金额,不得已,三峰环境只能铤而走险的选择了高负债经营的道路,2019年上半年较2016年末的负债金额增长了72.86%。

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三峰科技的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的金额分别为2447.17万元、2445.59万元、6392.81万元和3287.36万元,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相关财务原理,一般来说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都是有息负债, 此外,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都可能是有息的。《云创财经》研究员经测算,三峰科技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有息负债保守估计分别约为25.64亿元、33.96亿元、47.08亿元和52.93亿元。三年时间有息负债增长近2倍,三峰环境的财务风险可想而知。

为了实现规模的高速扩张,三峰环境不惜铤而走险背负巨额债务,我们虽然不能从招股书上具体分析出这些投资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但是从 表上我们看到的是,投资的需要已经让日常的经营活动变得不堪重负却是不争的事实。

巨额官司“泰山压顶”

三峰环境现在面临的不光是沉重的债务负担,还有一桩金额高达7100万元的官司现在仍悬而未决。

据招股书披露的内容,三峰环境的子公司三峰卡万塔、三峰科技与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诉讼正在审理当中。2018年7月3日,原告广西一建向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三峰按照当初共同签订的《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向其支付6418.29万元的工程欠款和所欠工程款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118.66万元。

2018年10月29日,三峰就广西一建的诉讼提起反诉,据招股书披露,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三峰与广西一建的诉讼仍在审理当中。

除了这桩未结诉讼,三峰科技正在进行的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案件还有其他12起,这些诉讼大多数是涉及买卖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业务纠纷。

《云创财经》曾就相关问题致函三峰环境,截止至发稿,尚未得到公司的回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0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