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9月15日,浙江省检察院与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召开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推进会,共同签署《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并发布首批6个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典型案例。
《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改革、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执法司法标准统一等八个方面主要任务。《实施意见》提出,聚焦加快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全面强化行刑共治,加快构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保护效能。深化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共建,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领域的案件移送、协助调查、联合执法、结果互认等工作。聚焦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商业秘密、地理标志、老字号、驰名商标、亚运会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案件,开展联合挂牌督办。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库和技术调查官人才库建设,共享技术资源,为市场监管部门、检察机关执法司法办案提供更好技术保障。
据悉,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强化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在创新知识产权检察履职模式上先行先试,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综合履职改革。2021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共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1939件,多起案件入选检察指导性案例及典型案例。
广西:开辟知识产权维权绿色通道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工商联、自治区国资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工作办法》(下称《办法》),共同开辟重点商(协)会、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引导企业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办法》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重点商(协)会、重点企业所在地检察机关、工商联、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市场监管部门是联系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负责辖区重点商(协)会、重点企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相关业务对接和具体服务工作。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工商联、自治区国资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指导开展服务工作。
《办法》明确,建立六项服务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业环境。一是快速保护。建立案件线索、重大事项快速处理机制,对涉知识产权案件线索及重大事项建立台账,做到当日受理、当日流转、快速审查、及时办理。二是精准服务。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重点对注册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的维权保护提供服务。三是日常联络。职能部门采用电话微信、视频接待、在线咨询等多种灵活方式,建立畅通便捷、及时有效的双向沟通交流机制。四是定期走访。职能部门每年要派员走访重点商(协)会、重点企业,采取面对面座谈等形式,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五是风险防控。职能部门对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漏洞,要依企业要求快速开展预警分析和风险排查,促进企业完善机制。六是维权援助。建立司法、行政、社会团体等组成的维权援助快速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诉讼咨询、举 申诉办理等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