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导读:农业建筑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动物生产建筑、植物栽培建筑、农产品储保鲜建筑和其他库房、农产品加工建筑以及农村能源建筑。其中,动物生产建筑主要是指工厂化饲养的畜禽建筑。

能源工程是指利用太阳能、风力、地热等能源进行农业生产。另外,农业领域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农副产品加工业废弃物及农业从业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培养方向

农建专业是一个集多个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型专业,是在现代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为满足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农建专业培养的人才也需要学习以上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对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创造性地应用。农建专业培养的人オ应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性建筑、现代设施农业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城镇与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工厂化高效农业系统、生态观光农业工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城镇建设等相关的建筑环境与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施工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型人オ。

院校推荐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

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建专业实力特别雄厚,师资力量、研究条件相对较强,国际间交流往来较多,学术成果丰硕,代表了国内农建专业的领先水平。

主要学习课程

农建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大基础课程体系

其一,为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居住类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城镇居住区规划设计、设计初步、工程力学、建筑施工。

其二,为生物环境、建筑物理和能源工程课程体系,包括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原理、设施农业工程工艺、热工基础、新能源工程、生物环境测试技术等。

另外,还有学院开设的专业课供同学选修,在充分尊重同学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

建筑基础课的学习和实习主要开设在大一和大二年级,旨在培养同学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所学习的内容与土木工程专业相似,侧重于学习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构造,经典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环节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建筑构造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独立或分组完成某一指定建筑的布局设计、荷载计算和施工图的绘制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大三和大四年级则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环境和能源工程方面的知识,特别强调立足于建筑专业课,通过学习生物环境的作用原理,充分掌握生物体所需的适宜条件、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手段,以实现环境调控、保障生物体健康迅速成长为目标,进行农业建筑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包括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如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除此之外,还有专业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进行选修,如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微生物等课程,均可为同学今后学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就业方向

农建专业同学毕业后的去向比较分散,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粗略地可分为三类。

一为继续深造。农建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免试推荐研究生(即通常所说的保研),还是考研,都占了很大比例。

工作的同学一部分在土木工程公司或企业就职,如设计院、施工单位、房地产公司、建材公司等从事设计、施工和策划等工作。另一部分同学则在畜牧科技公司、设施农业公司、环境工程、农业工程公司或事业单位,进行设计、规划和研究工作。再有极少数同学自主创业,或从事出版业、广告等与兴趣爱好相联系的工作。另外,近年来农建专业每年都会有同学出国进行深造。综合来看,农建专业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行业:

1

从事土木工程行业

从事土木工程的同学,主要是在施工单位就职。像北京城建、中铁集团及各省市的建筑工程公司都是就业的热门单位。而房地产公司没有施工公司工作那么繁重辛苦,而且一般对性别不作特殊要求,所以是女生的首选,可以从事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评估、房地产经纪、土地整理、投资咨询、业务策划等工作。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建材公司工作,也有不错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毕业后两三年之内,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同一单位工作,也会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发生调动,可以借此机会找到自己的优势项目,挖掘潜力。设计院工作对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一般要求较高,所以本科毕业到设计院工作的同学还需要有一个较长过程来积累必要的经验,提升业务水平。而在建材行业工作的同学,其发展策略要看他的第一份工作处于什么职能,发展思路更多地要取决于其个人和具体环境。

2

从事农建行业

从事农建行业的同学,主要选择在设施农业或专门的畜禽科技公司工作。从事的工作主要有农业园区规划,设施园艺工程、畜牧工程的规划和工艺设施设计,或在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产品物流工程、农业信息工程等领域进行研究、设计及推广。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且较多地同地方农业、规划部门及本校的老师进行交流,很大程度需要依靠学校的资源和优势。

升学率及就业流向

升学:考取研究生比例为24.77%

就业流向:其他事业单位19.27%其他企业19.27%。

就业率:80.73%。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9日
下一篇 2018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