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城市噪音再现 北京339公交站、翡翠山晓小区“响”起来了

公交场站内,右侧399路公交车距住宅楼仅约5米。

399路公交场站

公交车加气声扰清梦

在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中园路上,399路公交车总站位于路北,紧邻一栋17层住宅楼,两者相距仅约5米。场站内,每日清晨5时许,多辆公交车发动气压泵加气热车,家住8层的刘先生便从梦中惊醒。“没睡过一个好觉。”他说,10余辆公交车加气的低频噪音持续袭来,公交车一辆接一辆出站、进站,“嗡嗡”声全天不断。

“那些公交车跑有10余年了,噪声很大,非常扰民!”该栋住宅楼有近百户居民,同刘先生一样难忍噪声袭扰。“我们找过车站,建议他们改用电动车,也找过多家部门、甚至小区开发商,但没什么进展。”“我们住在5层,汽车发动机声‘轰轰隆隆’的,还有人大声说话,凌晨特别吵。”“声音向上飘,高层噪声也挺大,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全家都烦躁。”“我花一万多元新装了两层隔音窗,但还是感觉噪声大。”3月31日晚,多名居民站在公交场站的铁栏外,望着场内停放的公交车议论、叹气。

在该场站大门右侧,竖有一块公交站牌,上面显示399路公交首班时间为5时25分,末车为21时55分,“但司机在发车前会加气热车,‘嗡嗡’的低频噪声让人心烦。”刘先生称。

场站内东侧,并列停放着10余辆崭新的电动公交车,一名司机眼巴巴地说,那是石景山区科技园的通勤班车,“我们大家也都盼着能开上电动公交车。”

翡翠山晓小区

天天夜里“咣当”施工

今年50岁的高女士家住石景山区潭峪路西侧,再向西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家与学校中间,是正在建设的翡翠山晓小区,工地与家相距只有两三米。

为挡深夜楼前传来的施工噪声,高女士同其年近80岁的母亲每晚开着电视睡,“天一黑就施工,天一亮就停工,天天夜里‘咣当’。”自2018年12月开始,高女士便向多个部门反映深夜施工噪声扰民等问题,并期待相关部门的有效答复,但最终她们获知,城管部门也确实对施工方进行了约谈,要求对方整改。“可施工噪声仍会在深夜响起,实在忍不住,我们就打市政府热线,接线员每次都记录,但至今也解决不了。没办法,只能忍着,每天开着电视睡。”高女士称。

珠江骏景北区2号楼A座

商家泳池加热设备噪声大

“原来住宅楼装的是塑钢窗,不隔音,我们花钱改成了3层隔音玻璃,但噪声还是很大。”家住丰台区珠江骏景北区2号楼A座的王先生反映,他曾借用监测噪音的专业设备、也用手机测试过,“噪声最大值70多分贝,家里还有老人、孩子,楼内住有近百户居民,普遍不敢开窗。”

让王先生深受困扰的,是放置于该栋住宅楼下南侧的一个加热设备。该设备为东霆健身木樨园店游泳池加热所用,每天从8时起一直持续运转至22时,“嗡嗡”声还影响着30号及31号住宅楼住户。

游泳馆加热设备噪声大。

该泳池加热设备距住宅楼仅约10米远。设备呈灰色,长、宽、高分别有3米、2米、2米,貌似一个大冰箱。

该加热设备噪声曾遭致周边居民大量投诉。今年1月14日,小区属地大红门街道办事处回应,经现场走访,并向健身房负责人了解,已为该加热设备装隔音降噪设施。但对此仍有不少居民“不满意”,继续举 称“噪声仍然很大”“不敢开窗”。

永顺南街190号院

餐馆风机烟囱响至凌晨

虽经多家部门介入整治,但对噪声治理效果不满的,还有家住通州区永顺南街190号院1号楼的多名居民。2018年8月24日,本 以《餐馆后厨为何开进居民楼》为题, 道了该栋住宅楼下两家餐馆将后厨设在居民楼内,两条大烟囱挂在楼体上,由此给该栋住宅楼内居民带来噪音及油烟污染等问题。

道见 后,通州区、永顺镇两级政府曾召集工商、环保、消防等部门赶赴现场整治,要求两家餐馆停业整改。如今,两条大烟囱均已拆除,且其中一家拉面馆已搬离住宅楼,但另一家餐馆在停业一段时间后,又继续开始在客厅内包饺子。“可能是觉得整治风头儿过了。”居民马先生反映,该家餐馆虽然也将烟囱挪了位置,但一启用风机烟囱就“嗡嗡”响,能持续到凌晨两点。

居民许先生称,前不久他打电话投诉,风机烟囱噪声暂停了,但其担心不久后又会响起,“现在一到晚上全家人都提心吊胆,生怕噪声会不定时响起。”许先生呼吁,相关部门对该家餐馆应彻底治理,还大家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新闻链接

噪声防治法修订正启动

市民对噪声污染的投诉居高不下。今年2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受理生态环境投诉举 事项1586件,其中噪声问题处于第二位,占比30.3%。而在噪声污染方面,社会生活噪声占涉噪声举 的63.1%。另外,市民举 热线12345今年3月相关数据显示,餐饮店风机噪声、经营场所噪声、夜间施工工地噪声等,居热点投诉前列。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师张健介绍,针对工业企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我国已有明确的排放标准,但具体像居民楼内设备如电梯、水泵等产生的噪声,并无明确可执行的排放标准及责任管理部门,市民会对该向哪些部门进行投诉产生困惑。“总之可以打环保热线12369,我们接 后,涉及哪些部门,再转交该部门进行处理。”张健称,一般是政府部门接 后,如认为确实存在噪声污染,就会给监管部门下单子,“经现场监测,发现噪声超过相关标准,有关部门会相应处置。”

面对噪声袭扰,有市民会用手机及一些设备测试噪声,对此张健认为这些检测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若用于环境管理如污染认定、环境处罚,还需要有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监测 告,“噪声检测有具体的检测规范,对检测仪器及监测布点位置,监测时间都是有具体要求的。”

张健同时认为,政府部门公开的声环境质量数据与市民的直观感受可能不完全契合,“这并不是说我们监测的数据不准,我们开展的声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是表征城市整体的声环境平均水平,但是噪声存在局地性和突发性的特征,特定时间地点的噪声不会明显影响整体水平”。随着监测范围扩大和监测技术手段改进,以后能够做到更好的识别重点污染区域。 谈及对噪声的治理,张健认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说,在实际工作中,有市民举 噪声污染,说是找环保部门,但环保部门也不便牵头处理。比如对于在住宅楼内开拳击馆,以及居民自发集合跳广场舞等产生的噪声,怎么管理才好,我们也有困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19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