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类型五花八门“九龙治水”管理模式难治顽疾

推动法律实施合力静音免遭噪声侵扰

在北京打拼多年,河南小伙杨先生终于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附近购买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最近一段时间,他在这套房子里却“睡不香”了,原因是房子临街,晚上十点后,街边的“饮食文化”吵得难以入眠。

有杨先生这种困扰的人不在少数,不论是街边喧嚣的夜宵摊,还是广场舞的神曲,不少人都深受噪声污染的侵害。

今年6月5日起施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法为治理噪声污染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是否能够解决这一“顽疾”。

噪声污染此起彼伏

“哥儿几个随意,我干了啊”“还加不加点儿了,今天必须喝痛快了”……记不清多少个夜晚,犹如身临其境的杨志勇被“感染”得难以入眠。

他的房子临街,夜里十点过后,烤串、烤冷面、铁板烧等宵夜摊前就会热闹起来,噪声大到即便安装的是双层窗户也不管用,让住在二层的杨志勇苦不堪言。

和杨先生情况类似,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丁先生也一直深受噪声之苦。由于患有神经衰弱,丁先生入睡较为困难,睡眠质量也一直不太好,然而楼后的小公园内,有几位甩鞭爱好者,往往早上7点不到,便开始运动,啪啪的甩鞭声常常让丁先生瞬间清醒。

丁先生曾去公园找对方交涉过,但对方的一句“公园是公共场所,不能运动吗”怼得他哑口无言。

协同共治齐抓共管

一直以来,噪声污染防治情况并不乐观。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告》显示,2020年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 约201.8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 最多,占53.7%;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34.2%;工业噪声占8.4%;交通运输噪声占3.7%。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 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 44.1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 的41.2%,排在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

为治理噪声污染问题,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今年6月5日起施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法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内涵,针对有些产生噪声的领域没有噪声排放标准的情况,在“超标+扰民”基础上,将“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也界定为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防治法把噪声污染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四类,并针对实际中常见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出台了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定。比如,关于广场舞等娱乐健身噪声,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

“从现有法律法规来看,对于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较为完善,实际中,噪声污染防治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在执行层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噪声污染与其他污染源不同,具有暂时性和瞬时性,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便瞬间消除,使得噪声污染取证相对困难,给执法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此外,装修噪声、施工噪声、广场舞噪声,实际生活中的噪声污染类型五花八门,涉及环保、城管、交通、住建、市场、公安等多个部门,这种“九龙治水”的管理模式也可能造成噪声污染“谁都能管、谁都没管”的局面,民众在遭受噪声污染侵害时,也不知该向哪个部门反映。

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建立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信息共享,推进本行政区域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各部门间一定要形成协同共治的联动机制,对于民众提供的噪声污染举 线索,哪个部门都有义务进行受理并及时与相关主管部门联系。”刘俊海认为,应对协调联动机制进行明确的制度化规范,明晰各主管部门职责,并细化联动工作形式,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较为顽固的噪声污染问题,比如公园内广场舞音量过大问题,应形成多部门协同共治、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

创新机制强化治理

噪声污染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利用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解决这一难题。

厂区厂界噪音治理:

1、车间厂房建设:

在保障生产车间基本设施布置合理性的情况下,机器设备间、车间厂房应安装吸声、隔声层,设置隔声门、隔声窗,车间应划分区域布置有防震要求的精密设备。尽量减少噪音和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噪声源采取相应的隔音降噪措施。

2、厂界隔声围挡:

在厂界区域增设夹芯板围挡墙(声屏障),一般,声屏障对高频声可下降l0—15dB。声屏障的高度,可依据声源与接收点之间的间隔描绘,屏障的高度增加一倍,则其减噪量可增加6dB,为了使屏障的减噪作用较好,应尽量使屏障接近声源或接收点。

3、基础挖筑:

在基础挖筑时,应采取隔振处理,如在基础周围设置防震沟,一般挖1米深,0.4米宽的隔振沟,并加装减震层上方加盖橡胶减震垫,橡胶减震垫上做其他必要的处理,最后用钢板将减震沟与地面铺平。

4、设备安装隔声罩:

对于主要噪声源的机械设备需要从噪声源头降低噪声辐射,加装隔声罩,可以使其他噪声治理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的隔音降噪效果。由于各种声源设备的声源类型,外部尺寸、通风散热等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隔声罩的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分析,设计方案,加工生产。

5、设备安装:

在安装设备时就需要减震设计,在设备底部采取隔振和减震措施。根据设备重量和振动频率来设计减震处理,具体措施常用的减震产品有减震阻尼胶,弹簧减震器,橡胶减震垫,减震平台等。减震/隔振的方式可根据震源与支撑震源的连接类型分为主动减震和被动减震两种方式。根据振动的不同形式,可以通过固体隔振和阻尼减振加以控制。减振材料的选择,需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如:环境温度,震源振幅,重量,刚性,震动频率等。经过专业的分析来制订减震技术方案,选择正确的减震产品。

住宅噪音治理:

净化通风隔声窗(三元环境)

一、隔声窗+专利空气净化器

隔声窗在关窗后不具备通风换气功能,因此人们常结合室内空气净化器使用,从而缓解室内空气混浊的现象。其关窗后的隔声量达到20-40dB,但室内空气净化器并不能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仅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解决室内PM2.5等颗粒物问题,如遇室内人员聚集,则室内空气CO2含量增加,氧含量下降,人员易出现憋闷难受等现象。

二、产品优势

1)与单层结构的通风隔声窗相比,不改变隔声窗的成熟技术,产品市场兼容性好;

2)与双层结构的通风隔声窗相比,产品不占用室内空间,体积更小、更美观、重量轻、成本更低;

3)与其它通风隔声窗相比,隔声效果更好、通风量更大、而且能够引入经高效过滤后的新风。不改变隔声窗的成熟技术,产品市场兼容性好;

4)与窗式通风器相比,隔声净化通风器在隔声降噪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新风净化功能、风量更大;窗式通风器法与隔声窗组合形成通风隔声窗;

5)与窗式新风净化机相比,隔声净化通风器在隔声降噪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窗式新风净化机无法与隔声窗组合形成通风隔声窗;

6)隔声净化通风器兼具窗式通风器及窗式新风净化机功能,并着重加强了其隔声降噪功能,可以完全替代上述两类产品。

高架旁室内安装效果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