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钢铁瞬间(绿色低碳发展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作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钢铁行业稳步推进流程结构调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推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均取得显著成效。
今日,刊发《非凡十年? 钢铁瞬间》(绿色低碳发展篇),敬请关注!
2022年
2022年9月2日,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在河北省崇礼举行。国内外氢冶金领域知名院士、专家、行业组织和企业单位代表开展氢能及氢冶金在行业技术研究、工程项目应用等进行深度研讨,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氢冶金技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2022年7月6日,全球钢铁冶金绿色低碳三期试验及应用项目——八钢富氢碳循环高炉第三阶段工业化试验开启,标志着中国宝武低碳冶金技术试验进入了全氧、煤气自循环的新阶段。
2022年6月23日,61台新能源电动重型运输汽车在中国宝武欧冶链金马钢诚兴公司投用。
2022年6月1日,中国宝武中南钢铁多彩韶钢—工业文化园正式成为广东省内唯一一家3A级并以钢铁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景区。
2022年,中信泰富兴澄特钢采用多功能高效烧结环冷机替代原有环冷机,较之前老旧环冷机能节约电量1100万千瓦时,相当于降碳6700吨/年。
2022年4月26日,新天钢集团天钢公司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 试运行,这是目前天津市钢铁行业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一个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960万度,满足厂区生活用电后还可以用于生产,每年可减少碳排放8600吨。
2022年7月27日,晋南钢铁集团充分利用厂区特点,在车棚、厂房屋顶、农业园区闲置空地、太子湖水面等区域建设7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设计年发电量9198万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27万吨,减少碳粉尘排放2.5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0.137万吨。
2022年8月11日,晋南钢铁集团氢能重卡交付投运仪式在山西省举行,首批300辆氢能重卡交付给晋南钢铁集团。
2022年8月25日,方大集团萍安钢铁公司举行新能源电动车清洁运输启动仪式。此次,新采购的纯电铲车、重卡共153辆,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用于厂区内原燃料清洁运输。车辆投运后,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285吨。
2022年6月17日,方大特钢工业旅游景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江西省首家、国内第三家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钢铁企业。
2021年
2021年11月18日,由中国宝武倡议并联合全球钢铁业及生态圈伙伴单位共同发起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在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金色炉台”宣布成立。
2021年,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加速推进城市钢厂绿色低碳发展。该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4%、电耗同比下降5.4%、水耗同比下降15.6%,均创最好记录。
2021年1月14日,工人们正在对马钢CCPP工程项目冷却塔进行美化涂装。中国宝武马钢正在建设的CCPP综合利用发电工程,不仅可缓解生产与用电供需矛盾,每年还节省标煤13.82万吨。
2021年11月9日,中国宝武欧冶链金基地职工正在安装屋顶太阳能光伏设备。该项目是在欧冶链金马钢诚兴各厂房屋顶约96188平方米楼面建造光伏发电设施,建成后,每年可为国家电 提供清洁能源14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460吨。
2021年7月5日,昆钢大红山矿业公司获得“绿色用电凭证”。据悉,“绿色用电凭证”指的是企业通过电力市场购买和使用绿色能源电力的凭证,持有该凭证的低碳排放企业获得环保部门认可后,其富余的碳排放配额可在碳市场中出售获益。
2021年5月10日,河钢宣钢举行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2021年,湘潭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名单公示》,湖南钢铁湘钢文化园景区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质量标准的要求,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21年10月29日,泰山钢铁集团首批100辆电动重卡落地投运。
2020年
2020年1月7日,首钢迁钢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公示,成为我国第一家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验收的钢铁企业。
2020年9月4日,德龙钢铁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质量评审,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生产且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钢厂。
2020年10月10日,南钢研发的国内首台新型智能轨道电动机车上线运行,相比内燃机车,燃料费用可降低80%,维护费用可降低60%,每台车年可减少运行成本14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816吨。
2020年12月31日,陕钢集团龙门钢铁景区正式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这标志着该公司成为钢铁行业第二家4A级旅游景区。
2020年8月18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冶金尘泥资源化处理项目在永钢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达3.41亿元,对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铁锌尘泥进行处理,消除氯离子、碱金属等有害物,回收利用铁、锌等有价值资源,年创造经济价值约2亿元。
2020年10月27日,国内首个以纯铁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省级研究机构——河北省纯铁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河北龙凤山铸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该院将研发高效、绿色的去除杂质和有害元素纯净化技术,进一步提高高纯/超高纯生铁的品质。
2020年2月,方大九钢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20年10月22日,方大萍安钢铁工业旅游景区正式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19年
2019年,河钢邯钢360m2烧结机上实施的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净化与余热利用技术示范工程,此技术可以实现吨矿烟气量减排21.5%,吨矿固体燃料消耗降低10.8%,吨矿CO减排4.4kg,节能和减排效果显著。
2019年12月29日,安钢集团国家3A级旅游景区揭牌,安钢集团成为河南省第一家跻身旅游景区的钢铁企业。
2019年11月29日,建龙集团子公司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钢铁文化创意园景区正式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之列。
2019年12月,陕钢集团汉钢公司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综合评定,跻身国家3A级景区之列。
2019年11月27日,中天钢铁分布式光伏项目并 投用。该项目年发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实现节约标准煤4000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标,相当于植树近20万棵的环保效应。
2019年,福建三宝钢铁有限公司在环保治理方面新增总投资13.8亿元,通过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项目、烟粉尘超净排放升级改造项目、固体废渣再利用升级改造项目、原料场全密封改造项目、工业废水升级改造项目等用于超低排放改造。
2018年
2018年10月20日,沙钢集团投入85亿元用于环保项目建设,重点用于废气提标升级改造(包括焦化厂脱硝)、料仓封闭化改造等12项系统改造工程,全面推进环保整治与整改。
2018年5月3日,安钢炼铁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工程3号系统实现全通烟气运行,标志着安钢在行业内第一个实现全干法烟气治理。
2018年10月23日,国内首家、世界最大跨度单体异形PE(聚乙烯)膜结构封闭料场在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建成,该封闭料场年可削减无组织扬尘2601吨。
2018年12月25日,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
2017年
2017年10月30日,包钢集团宝山矿业公司加强白云选区尾矿库环境监管和治理工作,逐步改善尾矿库区水质,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吸引了不少水鸟、灰鹤、野鸭、天鹅在此落脚。
2017年12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公布包钢工业旅游区获评3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7年,本钢板材发电厂三电热电联产改造工程项目替代了本钢过去7台老式燃煤锅炉,每年可节省标煤约9.13万吨,减排烟尘508吨、二氧化硫2230吨、氮氧化物1596吨。
2016年
2016年,中国宝武宝钢湛江钢铁一期工程总投入8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采用成熟节能环保技术116项,成为“全球排放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的绿色梦工厂。
2016年,太钢中水回用处理工程投产以来,太钢吨钢新水消耗从3.27吨下降到2.34吨。8年时间里,太钢共节约新水9546万吨,相当于近7个西湖的蓄水量。
2015年
2015年,西南最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鞍钢集团攀钢西昌钢钒公司全部并 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0.1兆瓦,年均可实现发电2122万度,节约标准煤763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156吨。
2015年5月18日,首钢朗泽公司利用首钢京唐的工业尾气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高蛋白的生物饲料。
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马钢积极贯彻新环保法,对南山矿凹山采场边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种植植物,达到安全、长期的边坡绿化效果。
2014年
2014年1月10日,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2号蒸汽机实现回收蒸汽100%,汽轮发电负荷率达到9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