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流行的一个词,非IP莫属。所谓IP,其实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简称。触发这个词在 上引起热议并流行起来的,是 游和影视剧,一般是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随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优质IP的运营不断升温,各行业的头部企业分别围绕着各大IP,进行深度挖掘和重塑,形成贯穿上下游的全体系IP产业链,从来实现巨大变现。
2018年6月26日,比亚迪全新一代唐在北京宣布上市。汽车观察家认为,全新一代唐突破了比亚迪的五大瓶颈,是奠定比亚迪新能源大IP地位的战略车型。
外观
曾几何时,比亚迪汽车的外观开始为业界和消费者所诟病,直到前奥迪设计总监艾格的加盟,这种局面才得以彻底改观。如果说宋MAX是比亚迪Dragon Face 龙脸设计语言的开山之作的话,毋庸讳言,比亚迪唐,则是龙脸设计语言的升华。
不管是燃油版,还是DM,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龙脸设计语言在比亚迪全新一代唐身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庄重的龙脸造型、交互式车灯以及横向环抱的内饰布局,处处彰显其独特魅力。
早在今年3月6日,比亚迪就在深圳举办了全新一代唐的设计理念解析会。
作为汽车行业最负盛名的设计大师之一,艾格携手设计团队从中国“龙”元素中汲取灵感,融合西方简约豪华设计风格,打造出Dragon Face这一比亚迪王朝车系的全新设计语言。“印象”、“科技”、“文化”是辨识这一设计语言的三大关键词。
庄重的龙脸造型、飘逸的侧面悬浮设计、一体成型的尾部双联尾灯,三大简洁而有力的印象线条,为全新一代唐塑造了极具辨识度的外观设计风格;严谨的整车设计品质、优异的人车交互体验、优雅的未来感型面设计、悬浮的运动流线魅力,带给消费者超越期待的智能科技体验;以“龙”为载体,全新一代唐将传承千年的包容平衡君子精神与不断创变的未来科技融于一身,从而以更具现代感和科技感的方式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优秀价值观与文化形象。
“我一直希望能够做到把这车放到50米之外,就能识别出这是比亚迪的车型”,艾格说,这是他想为比亚迪做的。
如今,在全新一代唐这款车型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从宋MAX到元EV再到全新一代唐,比亚迪已经彻底跟旧颜说拜拜,并开启了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外观设计时代。宋MAX的迅速热销已经佐证了Dragon Face龙脸这一造型设计语言的市场接受程度。这是大IP形成的第一步。
电池
如果说外观是横亘在比亚迪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的话,那么,续航里程忧虑则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大山。
而今,比亚迪可以说基本上攻克了这座高山。全新一代唐DM纯电行驶里程达到了100公里;油电综合续航里程高达750公里;而即将发布的全新一代比亚迪唐EV的续航里程则可以达到500公里。这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界绝对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还有一个方面值得重点提及一下,那就是电池。
众所周知,比亚迪是以电池起家并切入汽车行业的,所以,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军是理所当然。但是,由于比亚迪前期以自产自供为主,而且是以稳定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而宁德时代自身不生产新能源汽车,以三元锂电池生产为主,为其它厂商供应电池。这就给了宁德时代迅速崛起的机会。
随着比亚迪电池与汽车生产的剥离,这种局面很快就得到改观。据最新的消息,7月5日长安汽车将在深圳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各自在新能源、智能化、海外市场、共享出行等多个领域的优势资源,开展从业务到资本层面的全方位深度合作。
6月27日,比亚迪年产能24GWh的动力电池全自动化工厂,在青海南川工业园正式下线,2019年投产后将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同时,比亚迪还在青海的格尔木和海东分别建设工业园区,加速产能的布局。按照规划,到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达到60GWh,这一数据超过了宁德时代规划的54GWh。
向三元锂电池进军,拆分动力电池业务,大规模建设动力电池工厂,如此一来,比亚迪很快就在电池业务上超越了宁德时代。
价格
作为一款战略车型,比亚迪全新一代唐的价格广受关注。从唐DM的价格来看,相比2017年底上市的唐100,价格大幅走低,下降幅度近3万元。
而且,为答谢消费者对全新一代唐的厚爱,比亚迪还带来“盛唐臻享+”计划共8种金融贷款扶持政策,更加方便消费者购买。
纵观其它几个竞争对手,WEY P8的补贴后起售价格为25.98万元,可见比亚迪全新一代唐DM有2万元的优势,在价格上还是很亲民的。
技术上升级,价格上降低,性价比优势就更加凸显出来了。
智能
如今的车市,如果你的新车型上没有搭载智能 联系统,你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面向年轻消费者的新车。比亚迪的DiLink智能 联系统绝对堪称一流。
DiLink智能 联系统包含Di平台、Di云、Di生态和Di开放四大模块,全面连接人-车-社会-生活,造就全新一代唐“高智商、高情商”的智慧大脑,并使其成为“可自进化的汽车”。
14.6英寸智能自动旋转悬浮Pad,尺寸大、性能强;手机、车机100%兼容生态,还可调用车内摄像头开启微信视频通话;车联 开发平台,演绎无限进化可能;引领行业的移动车辆管家,更智能、更安全、更便捷。
可见,相比于那些互联 造车新势力,比亚迪的DiLink智能 联系统毫不逊色。
开放
2014年6月,美国车企特斯拉的掌门人马斯克宣布向业界开放全部专利,鼓励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来关注、使用特斯拉的专利技术,从而推动全球绿色汽车事业的发展。
而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宣布,面对未来智能化和 联化的汽车制造浪潮,比亚迪将向全球开发者提供一个多维的开放平台,进行一场汽车行业史无前例的开放。
首先,向全球“共享”电动车技术。
其次,向公众“开放”DiLink系统。
“代步只是智能汽车的1%,其余99%是大家正在想象的”,这是王传福对于未来汽车生态的设想。这一设想到底该如何去实现?王传福给出的答案是“全面开放的智能 联系统——DiLink”。“向全球开发者开放汽车所有的传感系统、执行系统”,王传福这句话的分量完全不亚于“向全球共享电动车技术”。这就像把所有潜在的“后门”告诉全球的黑客,但汽车终非手机,对于开源系统如此自信的背后,展现的同样是比亚迪在车载智联系统层面的硬核实力。
写在最后
在这里,我们不再赘述全新一代唐的三擎双模技术,以及汉斯领衔的奔驰底盘调校技术,等等。通过对外观、电池、价格、智能以及开放等五大方面的突破,比亚迪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大IP。假以时日,这个大IP将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新能源汽车体验。
(运营人员:何曙光)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夏天如何让暴晒的汽车快速降温?
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哪个更实用?
必不可少的汽车用品你知道吗?
有人说用海绵洗车会伤车,是真的吗?
车载空气净化器究竟有用吗?
排气管滴水是因为汽油里掺水了吗?
新车有甲醛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去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