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作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同时也是尤为关键的一环,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回收得当将是一片巨大蓝海。随着原材料价格飙升,回收优势逐渐凸显,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01 价格水涨船高 产业链显优势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中,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他们提出完善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规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机制、规范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等建议。
近日,新能源汽车涨价成为热议话题,其原因都指向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已经超乎想象,业界直呼“离谱”。今年3月,作为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池级碳酸锂自2021年底以来持续上涨,2022年3月其均价超过50万元/吨,而据业内人士坦言,其较为公允的价格大概在6万元/吨。除此之外,三元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镍也跟随锂的脚步逐步飙高。原材料的双双涨价,动力电池的回收领域被再次聚焦。
不出所料,据业内人士透露,之前动力电池废料回收价格在六至七折左右,随着材料涨价,回收价格也随之上涨,废料价格也出现溢价,目前的价格在120%至130%左右。
02 回收利润丰厚 企业积极布局
动力电池回收是动力电池产业链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影响。动力电池回收不到位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导致资源的浪费,从如今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趋势中,可以看出资源的稀缺性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二,对环境将造成严重污染。第三,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也同样应该在回收领域获得重视。所以纵观其回收必要性及经济性,动力电池回收都应被重视。
在接受《新能源汽车 》采访时,宁德时代表示,为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生态闭环,宁德时代于2015年收购了广东邦普循环,实现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回收于一体的循环产业链。设计制造了长寿命、易拆卸、易检测的电池,并对使用过程中的电池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以判断电池的健康状态。当退役电池进入再生处理环节,其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元素会被提取出来,加工制作成可用于电池生产的正极材料,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目前,核心金属总回收率可达99.3%。
据了解,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公布三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累计47家企业入围。
03 完善产业生态 发展从长计议
新能源汽车热议的同时,动力电池也被屡次提及,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难免成为“众矢之的”。相比燃油车,电动汽车在最后的 废阶段必然面临动力电池回收的环节,使产业链形成可持续闭环。而动力电池回收也是老生常谈,还面临诸多挑战。
孙一帆表示,动力电池进入高速发展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有足够量的退役电池。因为电池本身有退役期,相比于电动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会有一定的延迟。
崔东树表示,目前还未放开市场竞争,回收市场以规范企业为主,但规范企业掌握的材料相对不足,“正规军”回收不太理想。
在原材料价格加速上涨的趋势下,动力电池回收重新回到业界视野中,重视和布局的同时,也要正视挑战和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