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看点|如何还城市以宁静?新噪声污染防治法6月5日起施行

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噪声污染。

交汇点讯 噪声污染不仅让人烦心,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去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这是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有关内容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当天正式施行。江苏声环境状况如何?有哪些治理噪声污染的举措?将如何依法还静于民,守护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噪声污染有了新界定

针对这个问题,新法完善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职责的规定: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明确有关部门的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根据需要建立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增加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噪声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内容。

新法还对噪声监测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完善噪声的监测和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推进噪声监测自动化,统一发布全国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在南京市建邺生态环境局4楼的楼顶,竖立着一根2米多高的白杆,杆上的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全年24小时无休,每隔0.1秒自动监测一次周边噪声大小和风速等气象信息,像这样的自动监测站点在南京还有30个,它们专门负责监测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武中林介绍,根据土地利用性质不同,将城市分为5类功能区,如0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区域,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区域,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区域,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区域,不同区域的噪声标准不同。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1年江苏省声环境质量 告, 告显示:全省声环境质量总体尚好,夜间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较2020年有所改善,但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影响城市昼间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仍是社会生活噪声。

探求“最安静”的秘笈

去年,全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6.9%,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5.4%。从城市看,常州、连云港、盐城3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最好,昼间、夜间达标率均为100%。在噪声管控上,达标率均为100%的城市有何秘笈?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大兴庄村某冷库距离居民区很近,夜间加工,机器噪音很大,严重扰民。”近日,连云港市赣榆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投诉。接到投诉信息后,赣榆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得知是冷库压缩机在夜间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为进一步核实情况,当晚11点左右,执法人员在经过现场布点监测后,确认该冷库夜间噪音存在超标现象,立即制作笔录固定证据,直至凌晨3点收工返程。目前,该冷库因噪声超标已被立案调查、着手整改。

连云港建立了“12345”、环保“12369”、公安“110”等举 热线噪声污染投诉信息共享机制,对举 的噪声污染问题,坚持“有访必接、接访必办、及时回复”,如果不在管辖范围内,及时转相关部门进行查处,确保每一件噪声污染投诉问题均得到有效处置。去年,连云港受理的各类噪声信访件办结率为100%。

“常州的交通道路通畅率比较高,相应噪声也少。”常州市交通局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环评 告的要求,常州新建的高速公路、主干道等都做了声屏障,基本是应做尽做;去年常州还探索铺设2条低噪声路面,这种路面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可以明显降低路面和轮胎之间的噪声;此外,常州的道路两侧种植了生态防护林,基本上国省道按照15至20米的防护林宽度来做,高速公路防护林有的达到30米宽。通过各种措施,守护百姓安宁。

“降噪”还有哪些招

“我们把围墙从2.5米升高到6米,这样隔声效果会好些。一些噪声较大的机械加工也在临时搭建的封闭加工棚里操作,能挡一部分是一部分。”阿里巴巴江苏总部项目项目经理邢澄说,去年3月,项目开始大量出土,高峰时期,每天有400多辆渣土运输车进出工地,夜间噪声影响附近居民生活,引起投诉。而按照建邺生态环境局相关规定,不同人针对同一问题的投诉超过5起,工地的夜间审批要暂停,查清原因并立即整改,才能继续施工。

随后,工地的渣土运输开启“白+黑”模式,一部分车辆改在白天出土,分散运输时间,减少夜间持续噪声产生。“车辆进出时,还安排专人看守,尽量减少司机鸣笛,同时疏散交通,避免聚集产生噪声。”邢澄说,施工也大多安排在白天上班时间进行,避开午休和夜间。

截至去年底,南京共有121处工地获准开展渣土白天运输试点,另有222处工地获准夜间渣土运输时间提前至晚上8点,其中去年分别新增94处和132处。

为减少学校、公园等公共区域广播对周边的影响,一些地方还用上了高科技。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小学位于居民社区的正中心,与最近的居民楼只有一墙之隔。课间操的音乐声时常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休息。

去年初,一个被称为“安静操场”的定向广播系统在学校投入使用,具备定向投放功能的特制音箱,按特定角度进行排列,可以使广播声音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内,就像建立了一圈无形的隔声墙。而且定向广播系统音值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更为明显,原本在音箱正前方测出音量大约在90分贝左右,走出10米开外,音量下降至60分贝左右。这样一来,在一墙之隔的居民区噪声影响就大大降低。定向广播系统研发负责人介绍,传统的校园广播系统的声音不受控,会发散到四面八方,经过声场改造,可以把声场控制在一定角度,教学楼和居民楼所在位置的声压级就会降低。

中、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进入6月,江苏各地陆续进入“静音模式”,开启绿色护考。考试期间,考场周边停止一切产生噪声的施工作业。为给考生创造宁静的复习迎考及应考环境,南京、扬州、泰州等地要求考试前一周,市区停止夜间施工。苏州要求市区内,中、高考前15日内及考试期间,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夜间作业。2020年,南京还增设午休时段,要求上午12点至下午2点暂停施工。

治噪还须多方合力

对在南京做物业管理服务的张德健来说,调解邻里因噪声而起的纠纷是家长便饭。“老年人早上跳广场舞,一些夜间工作的居民上午需要休息,大家闹得不可开交,警察来了都解决不了。”即便是双方打官司,法庭也很难判断,因为国家还没有出台噪声污染定损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噪声治理要更进一步,还需要更完善的地方性法规。盐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生态环境部门处罚的仅有3条,大部分需要政府指定部门进行处罚。建议对《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修订,明确社会生活、建筑工地噪声等方面噪声治理的牵头部门。

“目前噪声污染防治主要存在监管体制不顺畅、标准体系不完善、相关规划不健全、源头治理技术不适用等问题,需统筹推进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精细化治理。”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章正勇建议,强化监督职责,落实国家噪声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深化噪声源头防控,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统筹进行城市各类功能分区布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共治噪声污染合力;针对各类别噪声污染,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推动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发展。

“公路噪声已成为交通环境的焦点问题,采用低噪声和高强耐久路面,可以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减少养护成本。”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在我国城市快速路或高架桥等噪声超标路段可提高低噪声路面的应用比例,切实从源头降低路面噪声。建议使用掺加纤维、废胎胶粉等材料制备而成的低噪声路面,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还可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新华日 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