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里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五花八门的垃圾测试让环保人设纷纷倒塌
(玩乐君也不幸中枪)
早出晚归的996青年哀嚎“不配扔垃圾”
“猪到底吃啥?”
灵魂拷问…始终找不到答案
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当然是!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将强制实行垃圾分类。不仅撤去了垃圾桶、规定了垃圾投放时间、安排了专人监督。而且,还将“垃圾分类”纳入了法治框架!如果个人没有按照规定投放垃圾,将会面临高达200元的罚款!
其实,在许多发达国家,强制性的“垃圾分类”早已推行了很多年,在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环境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共分为4类: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如果…你对这些都傻傻分不清楚。
那你看完下面这几个国家后
绝对会忍不住感叹:
!!且扔且珍惜!!
跟着玩乐君一起大开眼界吧!
日本
“处女座”垃圾分类法
说到垃圾分类,日本绝对是不得不提的典范国家。严格的管理、细致的分类、再加上民众的高度自觉,使日本的垃圾分类毫无疑问地领先世界。
在日本,生活垃圾的分类最多可达20多种。大致可分为一般垃圾、可燃性资源垃圾、不燃性资源垃圾、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等。
除了细致到堪称“变态”的分类方式外,日本的相关部门还会对怎么扔垃圾、何时扔垃圾、去哪儿扔垃圾等问题作出详细的规划。这也是你在日本旅游时,在街道上看不见任何垃圾桶的原因~
比如说,扔一个塑料瓶至少要分三步:去瓶盖儿,去商标包装纸,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箱。
而对于刚到日本生活的朋友来说,复杂的垃圾分类就和凌乱的地铁线路一样,是最让人头痛的两项必修课。
不论你是入住学校宿舍,还是租住房屋,都会收到一份彩印的双面垃圾回收时间表。每天扔什么全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垃圾分类的思想已经融入了整个国民的教育中,如果有人不按要求扔垃圾,将会面临罚款和舆论的双重压力!日本人处理垃圾分类之细由此可见一斑。
德国
“实验般精准”
德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垃圾分类,其水平保持在欧盟领先地位。德国人在垃圾分类上也秉承了一贯的“严谨作风”。
得益于如科学实验般精准的垃圾分类法,其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因此废弃了垃圾填埋法。
在德国,按照相关法规,葡萄酒瓶要扔到特定垃圾桶中;啤酒瓶可送到指定地点回收;果汁瓶要当作塑料包装垃圾处理;带有回收标志的矿泉水瓶则属于可回收垃圾。
德国的社区居民每年要定期缴纳管理费用Nebenkost,其中就包括了垃圾回收费。相关部门会按照每户居民垃圾桶的种类与大小,制定收垃圾的时间。
如果市民预订了两周一次的垃圾清运服务,但某一天垃圾突然很多,离下一次运输垃圾的时间却还很远。
那么他只能自行把垃圾运到资源回收站,并缴纳额外垃圾量所产生的费用。可以说是非常严格了!
美国
迎头赶上的“后进生”
以发达著称的美国,曾经却在垃圾回收的路上走得不太顺。1885年,饱受垃圾之困的纽约建起了美国第一座垃圾焚烧炉。并在1940年达到了700座之多!焚烧炉为美国人民带来的空气污染可想而知。
1970年4月22日,2000万美国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环境污染。此后,人们将这一天定为了“地球日”。这也是美国垃圾回收的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目前,“3R”原则”拯救”了美国。所谓3R就是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和回收(Recycle)。得益于这一原则,美国的旧货交易市场十分发达,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除了做好垃圾分类外,在美国,还有很多垃圾不能随意丢弃。例如要扔旧家具,至少提前一天与指定收取机构电话预约回收日期。要扔电子产品,需送到专门回收中心,或预约专人上门回收。
你或许还记得,小时候卖废品可以换钱。但在美国,你还得为废弃物品按重量掏钱哦~
瑞典
环环相扣的“回收制度”
瑞典的垃圾回收体制不仅具有强制性,同时超市、工厂也在整个环节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瑞典,大多数家庭都有很多个垃圾桶用于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有色玻璃和其他玻璃要分类,铝和其他金属要分类, 纸和硬纸盒也要区分开。
此外,居民还需要对垃圾进行清洗、分类,并将其运送到收集中心。再由垃圾收集服务者将其运送到区域中心。
当你在瑞典超市购买饮料时,除了饮料本身的价格外,还需要支付一笔押金。等你饮用完后,将瓶子投入超市门口的专用回收机,便可用凭条去超市购物或兑换现金。这就是瑞典著名的“押金回收制度”。
墨西哥
收编拾荒者
墨西哥城每日会产生1.27万吨的垃圾,这对城市垃圾的处理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而墨西哥城内有众多靠回收垃圾为生的居民。
因此,政府部门在努力提高垃圾回收率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垃圾分类后拾荒者该何去何从。
最终的解决方法是:政府决定将这些人编入垃圾回收体系!而垃圾的分类主要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并标明了具体的垃圾类型。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如今墨西哥城每天可再利用垃圾达到了3000吨,循环利用率大大提高。
目前,墨西哥已经利用垃圾生产出了电能和天然气等能源,还生产出了水泥等建筑材料,非常值得借鉴。
韩国
垃圾促进“减肥”
曾经,韩国厨余垃圾的排放量非常大,自2010年开始,韩国的部分地区就开始对食物垃圾按量收费。
不少家庭主妇为节省垃圾处理费,会先把垃圾中的水漏干再放入袋中。另外,在韩国,盛放厨余垃圾的垃圾袋需居民自行购买。
这些成本因素刺激了韩国人为垃圾“减肥”的积极性。
此外,韩国市政管理当局对扔垃圾的时间也有严格规定,若没有使用规定的袋子、或不按规定时间扔垃圾,居民将被处以100万韩元(约5800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看到这个数字,你还觉得魔都的罚款贵吗?
其实
垃圾分类从来都不是多此一举
这是我们对地球所能做到的
最普通、最简单,却最有效的小事
今天就是垃圾分类强制执行日了,
垃圾分类的知识点,背出来了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处理,非常感谢!